ID: 24496127

【接力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氹氹转》 教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3549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接力,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接力版(2024)小学一年级上册《氹氹转》教学设计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课型 唱游、表演 学期 上学期 课题 《氹氹转》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情感与兴趣:用欢快、有趣的声音演唱歌曲《氹氹转》,感受歌曲所表现的端午节赛龙舟等热闹场景和家庭团圆氛围,体验粤语童谣的独特韵味。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粤语念白、模唱、圆圈游戏和打击乐器伴奏等方式,学会演唱歌曲并参与表演。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能按节奏念白“氹氹转”、“睇龙船”等粤语词汇;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教材分析 内容与结构:主题鲜明:隶属于“六、欢乐节日”单元,内容为粤语童谣《氹氹转》,生动展现了广府地区端午节“睇龙船”(看龙舟)的热闹习俗和家庭团聚的欢乐场景。要素清晰:教材提供了清晰的歌谱(1=G, 2/4拍,快速)、粤语歌词,并明确了“跟着老师用粤语念一念歌词,再唱一唱歌曲片段”和“跟着音乐跳起圆圈舞”的学习活动。图文并茂:左页为歌谱,右页为儿童游戏插图,画面充满动感和节日气氛,有效辅助音乐情境的理解。音乐与文化特点:方言特色:歌词使用粤语方言(如“氹氹转”、“睇龙船”),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节奏与情绪:2/4拍,快速,节奏鲜明跳跃,情绪欢快活泼,非常适合律动和游戏。文化内涵:歌曲紧密围绕端午节习俗,是音乐与民俗文化结合的典型范例。教学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是学生接触、了解广府文化和粤语童谣的生动载体。能力培养价值:念、唱、舞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身体协调性和综合表现力。社会性发展价值:圆圈舞等活动需要协作配合,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一年级学生对“过节”、“赛龙舟”有初步认知,游戏和律动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粤语对多数学生来说是新奇的,能引发强烈的好奇心。学习优势: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对节奏念白、歌唱和圆圈游戏有天然的热爱。歌曲的欢快情绪和游戏性符合其年龄特点。潜在难点:语言障碍:粤语发音是最大难点,需要教师准确示范和反复练习。协调性:边唱边跳圆圈舞,对部分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是挑战。文化理解:对“氹氹转”等方言词汇和其背后的民俗意涵理解需引导。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能感受粤语童谣《氹氹转》欢快、活泼的情绪,感知其独特的方言韵味和节奏特点,体验音乐所表现的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艺术表现:能尝试用粤语有节奏地念读歌词;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片段;能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圆圈舞律动。创意实践:能够根据对歌曲的理解,即兴创编简单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氹氹转”和“睇龙船”的情景。文化理解:通过学唱和表演,初步了解粤语童谣这一艺术形式,知道端午节“睇龙船”(看龙舟)的广府民俗,萌发对岭南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 教学重点 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参与圆圈游戏。 教学难点 掌握粤语歌词的发音,并能边唱边做游戏。 课前准备 PPT课件、歌曲音频/钢琴、相关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语言:“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音乐小船要带我们去一个过节能看龙舟赛的地方———广东!我们一起去学一首好玩的粤语童谣———《氹氹转》!” 被标题和画面吸引,产生兴趣 利用教材意境,创设“端午节看龙舟”的情境,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第一部分: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聆听导入———端午节教师语言:“歌曲里唱的是什么节日呢?(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习俗?(赛龙舟、吃粽子等)”2.介绍粤语童谣教师语言:“在广东,人们讲一种好听的语言叫粤语(广东话)。我们用粤语唱的儿歌就叫粤语童谣,听起来特别有味道!”3.初次聆听,感受情绪教师语言:“我们来听一听这首用粤语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