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理 选择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D A B A B D C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D C B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共52分) 17.(20分) (1)(6分)地形以山地 (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 (3分)。成因:位于 (太平洋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板块相互(东西)碰撞,褶皱隆起形成(南北走向的)高大的褶皱山地 (3分).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2分),地势起伏大(2分),海岸线曲折(2分)(特征总计4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或者板块消亡边界(板块边界不给分)(2分) (2)(8分)临海,且位于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3分);冬季因山脉阻挡,受寒冷气流影响小 (2分);受沿岸暖流影响,冬季温和 (2分),所以气温年较差小. 西部临海,受海洋影响大(2分);常年受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2分);位于冬季寒冷气流背风坡,降温少(2分);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2分) (3)(6分)①地河流春季、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小,径流季节分配不均 (季节变化大)(2分)。原因: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 (1分);夏季降水丰富,且有冰雪融水补给 (2分);冬季降水少,气温低,冰雪难以融化 (1分)。 18.(18分) (1)(6分)特征:宽而浅的槽型(1分),河道弯曲(1分)。 原因:(地势平坦开阔,落差小)河流向下侵蚀作用弱,向两岸侵蚀作用强,河道宽而浅(2分)(答出侧蚀强给2分);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道弯曲(2分)。 (2)(6分)地势抬升,河流落差加大;流速加快,下蚀增强,河谷加深;溯源侵蚀增强,流程变长;对南方暖湿气流阻挡作用增强,降水增加,支流数量增加;地势抬升,流域面积扩大。(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3)(6分)支流数量少,冲积扇数量少(2分);落差小,流量小,河流侵蚀、搬运能力较弱,泥沙来源少,冲积扇规模小(2分);干流靠近南侧,泥沙堆积空间狭窄(或平坦面积相对较小),冲积扇规模小(2分)。 19.(14分) (1)(6分)沙粒来源:②沙滩(2分);形成过程:图示区域盛行偏南风(东南信风)(1分),风挟带②沙滩的沙质物从南向北移动(2分),在搬运过程中受阻风速减弱,逐渐堆积形成沙丘(1分)。 (2)(4分)变化情况:海岸线向陆地一侧后退(2分) 原因:建筑用地阻挡甲沙地风沙输入,风沙堆积作用减弱;(1分),海水侵蚀作用大于堆积作用(1分)。 (3)(4分)沙源少,沙地规模小,治理投入低(2分);降水较丰富,固沙植被易成活(2分)。地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1至3页,第Ⅱ卷(非选择题)4至6 页,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打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夏季,广东省湛江市的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2.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的主要目的是对应图一中() A.增强A,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B阻止B,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C,提高夜间的温度 D.增强D,增强作物水分蒸腾 3.冬季拉萨的农民与夏季湛江的园林工人在一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