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7593

【紧扣课标 高效练习系列】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5166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练习,九一八事变,解析,同步,西安事变,紧扣
  • cover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选择题 1.1877年,日本某陆军中尉打着“汉学研究专家”的旗号,来到东北,先后在营口、大连、长春、抚顺等地实地测量,绘制可用于军事的地形图,并在地图中标注清军绿营军的驻扎地。这表明( ) A.日本测绘技术高超 B.中日学术交流频繁 C.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D.东北地区物产丰富 2.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下表“?”处对应的英雄人物是( ) 英雄 林则徐 邓世昌 ? 事件 虎门销烟 黄海海战 东北抗日游击战 A.杨靖宇 B.李大钊 C.孙中山 D.马占山 3.抗击外来侵略、保家卫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关于下列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1931年11月,在东北军将领马占山的指挥下,中国守军在江桥与日军血战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使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全部领土 C.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到来 D.国共两党合作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 4.1935年12月,日伪当局在伪满洲出版了“国定教科书”,充满了关于“日满一体”“同文同种”等殖民统治思想,进行奴化教育。与这一侵略史实相关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太平洋战争 D.南京大屠杀 5.“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1935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的“爱国三问”。其时代背景是( ) A.中法战争的爆发 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C.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D.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6.以下史事都发生在年底,都十分令人震惊,其共同主角是( ) 1928年底 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1931年底 不顾劝告,将军队撤入关内 1936年底 在西安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 A.张作霖 B.杨虎城 C.张学良 D.叶挺 7.下面是某位同学摘抄的历史笔记。其中“?”处应该是( ) A.七七事变 B.井冈山会师 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西安事变 8.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说明( ) A.国共两党的阶级分歧消除 B.蒋介石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C.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9.如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10.1936年底,上海《密勒氏评论报》陆续发表了《红军撤退西安局势改善傅将军敦促不要再内战》、《中国困———剿共”与“统一战线”》等报道。与这些报道相关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1.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全力“剿共"。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反复劝说蒋介石应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容纳抗日主张的努力失效后,发动“兵谏”。这一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 A.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B.中国局部抗战正式开始 C.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D.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12.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中国社会的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 A.从国共内战到国共合作的趋势逐渐加强 B.从日本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转变 C.从抗日救亡运动低潮到高潮的转变 D.从国民党一党专政到多党合作的转变 13.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 C.“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14.“《松花江上》由张寒晖创作,歌曲以深沉的情感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表达了东北人民对家乡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