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7604

【紧扣课标 高效练习系列】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2784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练习,解放战争,解析,同步,胜利,人民
  • cover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1946年10月1日,毛泽东在《三个月总结》中指出,“各地必须在今后几个月内,不论战争如何忙,坚决地领导农民群众解决土地问题……”。“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是( ) A.精兵简政 B.减租减息 C.土地改革 D.自卫战争 2.194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公布了一项决议,决议中提道:“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曾召开会议,颁布了(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国土地法大纲》 3.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人力、物力保障的是( ) A.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B.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C.“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D.中国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过:“蒋介石两个拳头指蒋发动的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腔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A.蘑菇战术胜陕北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关门打狗锁锦州 D.百万雄师过大江 5.下图年代尺梳理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历程,其中“千里跃进,逐鹿中原”应位于(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6.下表是“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统计表”,据此可知,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战役 民工(万人) 挑子(副) 担(副) 大车(辆) 淮海战役 225 42400 73900 410900 战役 小车(辆) 牲畜(万头) 船只(只) 粮食(万斤) 淮海战役 3070 100 13600 57000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坚持共产党领导 C.国民党内部腐败 D.解放军英勇善战 7.1948年底,在进行某次战役时,著名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这次战役最后的结果是( ) A.东北全境解放 B.北平和平解放 C.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D.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8.毛泽东为新华社1949年元旦新年献词中说道:“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这一献词发表的直接背景是( ) A.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开国大典,建立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C.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D.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9.下列诗词能印证如图史实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C.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11.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进京赶考”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一大召开 B.遵义会议 C.工农武装割据 D.七届二中全会 12.“有学者指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词虽然简洁,但深刻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这表明歌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