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8983

5.1曲线运动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4426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曲线,运动,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一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曲线运动 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 (1)通过生活实例观察与实验分析,明确曲线运动的定义,建立“物体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的直观认知,突破“运动轨迹仅为直线”的单一认知。 (2)掌握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特点,理解“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为轨迹切线方向”的规律,能结合具体情境判断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建立“速度方向与轨迹关系”的物理观念。 (3)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明确“合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是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核心条件,能运用该条件判断物体是否做曲线运动,构建“受力—运动状态”的关联认知。 2.科学思维 (1)经历“观察现象(生活中曲线运动实例)→提出问题(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如何)→实验探究(砂摆实验、水流实验)→归纳规律(速度方向为切线方向)”的思维过程,培养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比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受力特点,建立分类比较的思维方法,能从“速度方向是否变化”“合力与速度方向关系”等角度区分两种运动,突破“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混淆”的认知误区。 结合曲线运动条件,分析物体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对运动性质的影响(锐角加速、钝角减速、直角速率不变),培养“动态分析”的思维能力,提升运用规律解释运动变化的能力。 3.科学探究 (1)参与“探究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系列实验,自主操作砂摆、喷水装置等器材,观察砂摆运动轨迹与痕迹、水流喷射方向与轨迹的关系,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规律,培养实验操作与现象观察能力。 在实验中通过改变物体运动轨迹(如砂摆摆动幅度、水流喷射角度),探究速度方向与轨迹形态的关联,分析实验变量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培养控制变量的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完成“生活中曲线运动实例收集与分析”任务,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曲线运动在体育、科技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合作探究与信息处理能力。 4.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1)通过分析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如过山车、卫星运动、投篮等),体会物理规律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关注生活、善于观察的科学态度。 在实验探究中尊重实验现象与数据,不主观臆断结论,养成规范操作、细致记录的实验习惯,体会“实验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手段”,增强对物理学科的探究兴趣。 结合曲线运动规律在航天工程(卫星轨道设计)、体育训练(投篮角度调整)等领域的应用,认识物理规律对科技进步与生活改善的推动作用,增强科技自信与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理解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的规律,能结合具体情境(如圆周运动、抛物运动)准确判断速度方向,能解释相关现象(如雨天车轮甩水方向)。 (2)曲线运动的条件:掌握“合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一核心条件,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速度方向,判断物体是否做曲线运动,以及运动性质的变化(加速、减速)。 (3)曲线运动的性质:明确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理解“速度方向变化导致速度矢量变化”的本质,能区分“速度大小变化”与“速度方向变化”对变速运动的影响。 2.教学难点 (1)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理解:难以从“直线运动速度方向沿运动方向”迁移到“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为切线方向”,无法直观感知切线方向与瞬时速度的对应关系,对“瞬时速度方向”的矢量性理解模糊。 (2)曲线运动条件的深层应用:能记忆“合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的条件,但在复杂情境中(如物体受多个力、力的方向变化),无法准确判断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进而难以判断运动轨迹的弯曲方向。 (3)曲线运动中“变速”的本质:容易混淆“速度大小不变”与“速度不变”,认为“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