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0660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第4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安徽)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9363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主题,2026年,25张,课件,安徽,复习
  • cover
(课件网)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第4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考点 1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022版课标要求:描述泌尿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1.泌尿系统的组成 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2.泌尿系统的功能 排出尿素等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 肾脏 例1 (2024·重庆中考)我国科学家曾将基因编辑猪的肾脏移植到一位患有终期肾衰的病人体内,猪肾在人体内很快就正常工作。“正常工作”主要是指( ) A.形成尿液   B.输送尿液 C.储存尿液   D.排出尿液 A 考点 2 尿的形成和排出(5年3考) ※2022版课标要求:学会根据尿常规等化验的主要结果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1.肾脏的结构功能单位———肾单位 由肾小球、   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肾小囊  原尿的 形成 肾小球和肾小囊的   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   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尿液的 形成 肾小管的   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   、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    等就形成了尿液 图示  尿素   葡萄糖   重吸收   蛋白质   滤过  2.尿的形成 血尿、蛋白尿、糖尿 疾病 病变部位 症状 病因 血尿 肾小球 尿液中含有血细胞,颜色呈鲜红色 因炎症而通透性增大,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或蛋白质可以滤过到原尿中形成的 蛋白尿 肾小球 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过高 糖尿 肾小管 (或胰岛) 尿液中有葡萄糖 不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新吸收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形成的 注意:糖尿病患者一定有糖尿,有糖尿不一定是糖尿病。 3.尿的排出 (1)排尿路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2)排尿的意义:排出人体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A.肾小球、甲和乙共同构成肾单位 B.a、b分别表示原尿和尿液 C.若用药物麻痹正常人的乙处,则b中会有大分子蛋白质 D.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含量减少 例2 如图为尿液形成流程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解析】题图中甲是肾小囊,乙是肾小管,a是原尿,b是尿液。若用药物麻痹正常人的肾小管,则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不能正常进行,但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可以正常进行,即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形成的原尿中含有尿素、葡萄糖、水、无机盐等物质,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也不会有大分子蛋白质,C项错误。 提分 (2021·安徽中考)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血浆中的部分物质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   ,送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  重吸收(或重新吸收)  微判断 1.人体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其中膀胱发挥了重要作用。( ) 2.尿液排出时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 ) 3.尿液的成分是否正常是衡量人体是否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 ) √ √ √ 考点 3 1.排泄的概念 人体将   、   ,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泄的主要途径 (1)呼气(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2)排汗(通过皮肤中的汗腺):排出少量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3)排尿(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大量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尿素  排泄(5年1考)  二氧化碳  注意:汗腺分为分泌部和导管,分泌部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内,产生的汗液经导管排到皮肤的表面。 由于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未进入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