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1128

主题二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考点解读(菏泽专用)

日期:2025-1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2811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主题,过渡,专用,菏泽,解读,考点
  • cover
对比维度 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夏商周时期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总体特征:早期国家的建立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经济 夏朝开创王位世袭制,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政治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农业大发展 文化 ①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激荡起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浪潮;各族同源共祖的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家天下” 禹死后,禹的儿子启拒不接受传统的举贤禅让做法,取代禹生前推举的继承人伯益,直接继承了禹的王位。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3.夏朝的统治 (1)国家机器: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已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2)统治中心:夏朝的中心区域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3)考古发现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二里头遗址 ①遗址中有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为王室服务的手工业作坊,还有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群。 ②遗址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等礼仪的精美玉器和乐器、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它们大都是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二、商朝的统治 1.商汤的统治: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 2.盘庚迁殷: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曾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徙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3.对外征战:经过多年的对外征战,商朝控制的范围不断拓展。 4.巩固政权的措施: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三、西周的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 2.建立者:周武王 3.都城:镐京 4.制度创新———分封制 实行目的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分封依据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分封对象 宗亲和功臣等。 内容 诸侯权力 管理土地和人民,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诸侯义务 向周王进献贡赋,军队服从周王调遣。 结果 通过分封,周朝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 积极作用 巩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周朝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 四、王室衰微 1.背景 (1)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和变化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后人称之为“礼崩乐坏”。 (2)一些诸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再把新占有的土地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直接管理,这些职位也不再世袭。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