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秋人教九上化学第六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2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姓名: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没有毒性 B.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性气体 C.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化合物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没有吸附性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气体X与H2O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与O2,气体X是( C ) A.N2 B.Ar C.CO2 D.SO2 3.我国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的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D ) A.随手关灯 B.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低碳”出行 D.露天焚烧垃圾 4.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5.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D ) A.将燃着的木条伸进汽水中,观察是否熄灭 B.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闻有无刺激性气味 C.振荡汽水瓶,观察瓶子是否变瘪 D.振荡汽水瓶,将喷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 6.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D ) 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 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7.鉴别一氧化碳、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C ) A.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性 B.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瓶气体中 D.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四瓶气体中 8.有下列说法:①碳单质都是黑色的;②煤炉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CO中毒;③CO2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④碳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⑤煤气中含有CO,煤气泄漏时,可打开排气扇减低室内煤气浓度;⑥CO和CO2都属于空气污染物;⑦炭黑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有( B )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9.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图为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B ) A.物质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物质②中阳离子符号为Ca+2 C.物质③由2种元素组成 D.物质①和⑤发生反应转化为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10.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1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和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Ca(OH)2微溶于水,NaOH易溶于水]( A ) 图1 图2 A.曲线①是CO2溶解的结果 B.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C.若选用等量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和②之间 D.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12.下列有关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D ) A.鉴别CO2 和CO B.鉴别CO2 和CO C.除去CO中 的CO2 D.除去CO2 中的CO 1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反应 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 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题,共32分) 14.(5分)石墨、活性炭和木炭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的用途可以是 A(或B) (选一个即可,填字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