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考点专项练一 地球运动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考点1: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 (2025·浙江6月卷T24)某天文爱好者测定了当地日出地方时和晨昏线年变化。下图为该地日出地方时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第1题。 1.若测得b值正好是a值的两倍,则该地年内日出地方时差(单位:小时)最大值为( ) A.3 B.4 C.6 D.12 (2023·全国乙卷T9)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下表)。据此完成第2题。 气象台站 珲春 经度 130.35°E 纬度 42.86°N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约14时00分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约14时40分 2.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 ( )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00分钟 C.2小时40分钟 D.3小时20分钟 (2023·浙江6月卷T20)下图为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一周每日不同时刻,平均发电量按来源划分的统计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据此完成第3题。 3.当太阳能发电量在7日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为( ) A.7日1—2时 B.7日7—8时 C.8日3—4时 D.8日8—9时 (2025·内蒙古兴安盟期末)下图为某日某时刻地球光照示意图,该日过后北京日出东北。据此完成第4题。 4.图示时刻,新的一天约占全球范围的( ) A.1/2 B.2/3 C.3/5 D.5/6 考点2:太阳视运动及其应用 (2025·山东青岛一模)小明同学在同一幅图中绘制了某日甲、乙两地太阳视运动轨迹(下图)。图中甲、乙两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呈对称分布。据此完成5~6题。 5.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6.符合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Δh)年变化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5·八省联考四川卷)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和乌干达共建中乌姆巴莱工业园(1°N,34°E)。下图为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区照片。据此完成第7题。 7.若该照片拍摄于6月22日上午,则根据影子推断拍摄照片时的镜头朝向为(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2025·北京丰台期末)我国四个城市(①~④)的地理小组,在夏至日当天,分别于北京时间10时、12时和14时,在开阔地对同一高度旗杆的影子进行观测,观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示意北京市旗杆影子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该日,四个城市相比( ) A.①日出最晚 B.②白昼最短 C.③昼夜时长差异最大 D.④太阳高度变幅最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12分。 10.(2025·山西太原期末)(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原某中学地理课外学习小组计划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进行课外探究活动:春分日正午测定所在学校旗杆处的地理坐标(假定该日天气晴朗)。请你参与设计一个利用杆影测量地理坐标的简便易行的小实验,完善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春分日正午测定学校旗杆处的地理坐标 实验目的 探究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 实验用材 ① 、② 、绳、笔、记录本 实验步骤 步骤1:测量并记录旗杆正午前后长度变化和相应的手表时间,测出正午最短影长M米和最短影长出现的时间T(手表显示时间) 步骤2:根据最短影子M米和旗杆长L米(已知)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H(H=arctanL/M,atctan指正切三角函数的反函数,如:tan45°=1,arctan1=45°) 步骤3:根据影子最短时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时差计算当地经度 实验结果 ①旗杆处纬度φ计算方法;②旗杆处经度δ计算方法 (1)写出实验所需的其他器材。(4分) (2)完善实验报告中实验结果一栏的内容。(8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某地一年中最早日出地方时和最晚日出地方时应该关于地方时6时对称,且b=2a,则(6-b)=a,可以求出a为2,b为4,即日出地方时最早为4时,最晚为8时,年内日出地方时差值最大值为4,B正确。 2.D 解析 根据珲春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