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综合练五 地表系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024·浙江6月卷T9~10)有机土在我国分布广泛,其有机质累积量超过分解量,有机质含量极高。下图为青藏高原有机土主要分布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有机土的成土环境特征是( )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 2.图示有机土分布区的主要植被是( ) A.稀树草原 B.沼泽草甸 C.山地针叶林 D.荒漠草原 (2024·湖南卷T12~14)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下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据此完成3~5题。 3.关于甲、乙两时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长状态和影响其生长的外力作用,推断正确的是( ) A.甲时期生长较慢 沉积为主 B.甲时期生长较快 侵蚀为主 C.乙时期生长较快 沉积为主 D.乙时期生长较慢 侵蚀为主 4.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 ) A.常受干热风影响 B.土壤养分流失 C.曾被沉积物掩埋 D.遭受低温冻害 5.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 ) 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 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 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 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 (2024·全国甲卷T6~8)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这种苔藓球内部由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它们靠暖季在冰面上滚动方能维持生存,被形象地称为“冰川老鼠”。下图是冰面上的苔藓球照片。据此完成6~8题。 6.最能增加该地冰面矿物质的是( ) A.冰蚀洼地冻融 B.冰川两侧河流沉积 C.大气粉尘沉降 D.冰面砾石物理风化 7.“冰川老鼠”在暖季滚动使其( ) A.排出水分 B.获得养分 C.躲避阳光 D.保持热量 8.暖季“冰川老鼠”内部比周边大气( ) A.平均温度高 B.氧气含量高 C.水汽含量低 D.气压波动大 (2023·全国甲卷T10~11)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9~10题。 9.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土壤温度 D.土壤水分 10.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 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 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 11.[2022·江苏卷T24(1)(3)](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 (1)写出图中自然带Ⅱ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6分) (2)分析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6分) 12.(2023·全国甲卷T1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说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蕴含的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 参考答案 1~2.1.A 2.B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有机土的形成需要有机质累积量超过分解量,分解较慢的环境为寒冷的气候,且在长期积水和渍水的情况下,土壤通气性差,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因此其成土环境特征应为冷湿环境,故A正确。第2题,由材料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