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3482

13.2.1熔化--2025-2026学年沪科2024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教学同步课件(36页PPT)

日期:2025-11-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1114708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2.1,全册,PPT,36页,课件,同步
  • cover
(课件网) 13.2.1熔化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沪科版2024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13.2.1 熔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清晰阐述熔化的概念,准确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熔化现象。 深入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熟练识别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物质。 明确熔点的定义,能够查阅常见晶体的熔点数据,并能依据熔点知识解释相关生活现象。 熟练掌握通过实验探究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方法,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并绘制熔化曲线。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熔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提升学生从日常现象中提炼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流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借助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熔化曲线的绘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生活中奇妙的熔化现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团队协作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熔化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透彻理解熔化的概念以及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 熟练掌握通过实验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方法,精准分析实验数据并绘制熔化曲线。 深刻领会熔点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熔点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微观机制。 能够依据实验数据和熔化曲线,清晰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并深入理解其物理意义。 灵活运用熔化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复杂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系列生活中与熔化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春天冰雪消融、钢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蜡烛燃烧时蜡块逐渐变软熔化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这些现象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熔化。 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分享自己所见到的其他熔化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新课讲授 熔化的概念(5 分钟) 教师通过对刚才展示的现象进行分析,给出熔化的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举例说明常见的熔化现象,如冰熔化成水、海波受热变成液态海波等,加深学生对熔化概念的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会发生熔化现象?在学生讨论交流后,请几位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20 分钟) 提出问题:教师展示海波(硫代硫酸钠)和石蜡两种固体,提问:“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它们的熔化过程有什么不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作出假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对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情况作出假设。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阐述小组的假设内容及依据。 设计实验: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如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海波、石蜡、搅拌器等),设计实验方案。在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提示。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证固体受热均匀、如何准确测量温度以及如何记录实验数据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