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三顾茅庐 课后·知能演练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纶巾(lún) 栈桥(zhàn) 拮据(jù) 箪食壶浆(dān) B. 譬如(pì) 筵席 (yàn) 褴褛(lǔ) 锲而不舍(qiè) C. 勾当(gòu) 脊梁(jǐ) 瓦楞(léng) 喏喏连声(r ě) D. 桑梓 (xīn) 愧赧(nǎn) 带挈(qì) 歇斯底里(xiē)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B.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C. 《三国演义》记叙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 D. 《三顾茅庐》主要记叙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 “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 的政治才华。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是殆天所以资将军 B. 南阳野人, 疏懒性成 C. 刘璋非立业之主 D. 身未升腾思退步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非常感动,答应出山相助。 B. 陈寿所著《三国志》中,关于 “三顾茅庐” 这一精彩桥段作者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描写,只有五个字: “凡三往,乃见。” C.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更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 D.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 。 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后,善善立刻顿开茅塞 ,如在人生大海中找到一盏明灯。 B. 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 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来,瞅准时机,越窗逃走。 C. 刘备思贤如渴,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D. 学校开运动会的那天,九年级同学箪食壶浆,做好了赛前的一切准备。 二、课内品读 阅读课文《三顾茅庐》,完成下面小题。 6. 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_____ _____ 任务一: 探究人物形象 7. 刘备之“诚”。 (1)研读课文,讨论:刘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其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他的“诚心诚意” _____ _____ (2)结合课文,请说说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 _____ 8. 诸葛亮之“贤”。 从隆中对策可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 _____ 任务二: 探究写作技巧 9. 课文主要是写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课文开端部分为什么要写关羽、张飞的反对 _____ _____ 10. 找出文中出现的几首诗,说说这对表现诸葛亮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 _____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青梅煮酒论英雄 ①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 ”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②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禇、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 "许禇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③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 "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字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