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届高三11月质量检测 地理 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5年8月23 日17时14分,在中美洲沿岸远海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1,3°12',西经 90°12'。下图为震中位置及附近两类板块边界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次地震 A.震源位于软流层之下的地幔 B.震中接近消亡边界 C.属深源地震,人员伤亡大 D.震源在太平洋板块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效应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表层海水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盐度:①>② B.密度:③>④ C.温度:④>② D.透明度:④>③ 红壤黏重、肥力较低。在南方红壤区5°—8°侵蚀过渡阶段的某坡地,采用草篱布设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选用百喜草、狗牙根等乡土草种沿等高线密植成宽幅草篱带,带间则保留耕作空间种植经济作物,实现防护与利用结合;草篱纵深根系交织成网,地上部分定期刈割后,秸秆能还田或作饲料实现资源循环,带间经济作物种植也兼顾了水土保持与土地利用,下图为南方红壤区 坡地草篱布设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南方红壤黏重、肥力较低的自然因素是 A.植被覆盖率高 B.气候温暖湿润 C.母质有机质含量低 D.水分易流失 5.南方红壤区5°-8°的坡地草篱选用百喜草、狗牙根等乡土草种是因为 A.适应性强 B.根系发达 C.抗风能力强 D.增加肥力 6.南方红壤区坡地草篱的纵深根系交织成网,其核心作用是 A.增强土体稳定性,稳固坡地 B.吸收深层水分,缓解干旱 C.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D.拦截地表径流,减少冲刷 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长期存在南极磷虾渔业热区;其形成关键在于水罦和锋面环境。海峡表层存在半岛锋面(即0.9℃等水温线)和次表层(较深水域)的布兰斯菲尔德锋面,将西北侧水团、东南侧水团隔开。两个锋面位置随季节和年际变化,影响着海峡内磷虾资源的时空分布。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区域内 A.海水密度北高南低 B.半岛锋面与洋流有关 C.所有洋流均为寒流 D.海水性质垂直变化小 8.当海峡内锋面位置向南移动时,海峡内 A.洋流流向发生反转 B.生态系统严重破坏 C.渔业资源数量大减 D.海冰范围可能减小 由于冰川体的中部高,两侧低,冰川体表面的表碛,或者融化后漏出的冰碛会向两侧滑落,由此堆积在冰川体的两侧,形成对称冰碛垄。在冰碛垄外侧形成边槽,在谷内形成内槽,多期冰川作用,则形成由外到内套合的垄槽序列。下图为科考队在考察某地冰川地貌时所作的垄槽序列示意图,其方位角为35°—51°(以正北方为起始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角度),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该地地貌的形成,判断正确的是 ①外垄形成晚于内垄 ②垄的物质组成分选性好 ③冰川运动方向为西南到东北 ④地貌形成至少经历两次冰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垄槽序列地貌的形成反映了该地气候的变化过程是 A.由冷到暖 B.由暖到冷 C.由干到湿 D.由湿到干 华西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的交会地带,9到11月份该地区会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雨天气,称为华西秋雨。华西秋雨的形成与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有关。下图为2022年华西秋雨分布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华西秋雨对应的天气系统和南北侧气压状况分别是 A.冷锋,南高北低 B.暖锋,北高南低 C.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