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471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十八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421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河北省,期中,答案,试题,法治,道德
  • cover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 八年级道法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早高峰时,上班族共乘地铁,共享公共交通运力;社区公园内,老人健身、孩童嬉戏,共用公共休闲空间;小区的环境卫生,需要物业公司和全体业主共同维护……这些事例表明,社会生活具有(  ) A.独立性 B.排他性 C.公共性 D.随机性 2.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说明(  ) A.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B.投身于社会有助于我们走向成熟 C.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D.个人力量渺小,对社会发展影响甚微 3.出生后,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下,我们逐渐学会吃饭、说话、走路、穿衣等;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我们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遵守法律规范,学会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说明实现社会化需要(  ) A.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 B.感受丰富的社会交往形式和社会生活内容 C.提升媒介素养,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成长 D.不断扩大社会生活空间和交往范围 4.一个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固执地将孩子禁锢在家9年,不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不允许孩子出门社交,甚至拒绝其外公外婆等至亲探视。当孩子被民警解救出来,看到外面的世界,不由惊叹:“哇,这么高的楼!”民警解救这个孩子的原因是(  ) A.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人即使离开社会也能独立生存 C.外公外婆希望与孩子一起生活 D.这个孩子家的居住条件不太好 5.本学期的社会实践课,学校团委组织了各种活动,下面是几位同学的活动场景。其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小明将捡到的100块钱捐给了灾区 ②小红去敬老院照顾孤寡老人 ③小亮参观景区时自觉排队 ④小丽利用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6.北京多所中小学启动春耕节,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田间。成立“柿柿”如意、“茄”而不舍等特色小组;翻土、播种、浇水,将幼苗植入土壤;照顾植物、了解土壤和节约资源……这样的课堂有利于青少年(  ) ①成为合格社会成员,获得他人的赞赏 ②树立积极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尊重自然规律,培养责任意识 ④积极参加劳动,创造更多财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促使社会生活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这些新变化有(  ) ①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②社会生活内容匮乏单一 ③社会交往形式更加多样 ④社会价值标准不断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我国积极推进网络立法工作,先后制定了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五部专门法律,通过编纂民法典、制定刑法修正案,对网络新业态下的保护民事权利、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等作出专门规定。这有利于(  ) ①青少年远离违法犯罪,促进健康成长 ②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生活的正常秩序 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健全网络领域法律制度,推动网络业态法治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5年寒假,同学甲跟着家人回老家过年,在途中经历了如下见闻:爸爸开车用装有北斗系统的导航应用;高速路上有人不遵守规则导致堵车,交警用无人机喊话指挥交通;发现村口贴着“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横幅……以上述见闻作为论据,可以论证的观点是(  ) ①生命的价值只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②创新改变生活,促进社会的进步 ③社会规则明确了社会秩序的内容 ④我们要文明过节,摒弃传统习俗 A.①② B.①③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