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4742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

日期:2025-1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765071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课,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6课 核心素养目标 了解和掌握九一八事变的概况,认识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行径,它是日本局部侵华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能够通过图文史料,知道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的史实,并对比五四运动,认识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能够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史料,了解和掌握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和民族利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家国情怀)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纪念碑 在沈阳市有一座用花岗岩筑成的“残历碑”,外型是一本翻开的台历,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在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惨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占领中国东北三省的中国国难日,也是中国人民的国耻日。当我们凝视这座纪念碑,仿佛能听见94年前北大营的枪声,能看见东北大地在炮火中沦陷的疮痍。这座碑,不仅是对3000万东北同胞苦难的铭记,更是对一个民族“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醒。 导入新课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 材料一:攘外应先安内,去腐方能防蠹。故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元气,则不能御侮。 ———蒋介石《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1931年7月23日) 材料二: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战略方针。 材料三:两年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为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日本军部势力和关东军下决心要制造事端武装夺取中国东北。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转嫁危机) 蒋介石忙于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一、九一八事变 1.背景: 一、九一八事变 2.概况:阅读教材,梳理九一八事变概况 时间 地点 借口 策划者 经过 结果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柳条湖事件 ① 制造柳条湖事件; ② 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日军占领沈阳城,沈阳沦陷 日本关东军 800米 7500米 日本为何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①为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②柳条湖距离北大营和沈阳很近,可在事件后迅速对北大营和沈阳进行攻击。 日军占领沈阳 日军占领沈阳兵工厂 一夜之间,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沈阳城,包括兵工厂、飞机场和金库: 步枪15万支、手枪6万支 重炮、野战炮250门 子弹300万发,炮弹10万发 东三省航空处飞机300架 金库所存现金7000万元 ———摘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 一、九一八事变 1天后 沈阳、长春沦陷 1周后 辽宁、吉林30座城市沦陷 4个月后 东三省全境沦陷 中 国 合作探究:为什么东三省不到四个多月全部沦陷? 材料一 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日本军部的挑衅而扩大事件。———1990年张学良接受记者采访内容 材料二 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认识的蒋介石》 材料三 余敢信凡国际联合会之参加国及《非战公约》之签字国,对于日本破坏条约之暴行,必有适当之制裁…… ———1931年9月22日蒋介石演讲词 材料四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1931.8.22蒋介石南昌讲话 张学良误判为日军的挑衅 国民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积极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