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4892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任务驱动型教学)

日期:2025-1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977182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7课,西晋,短暂,统一,北方,各族
  • cover
(课件网) 温故知新 官渡之战 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曹丕220年 刘备221年 孙权229年 标志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你认为谁最有实力一统三国? √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人口迁徙,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西 “三国尽归司马氏” 263 年 266 年 280年 魏灭蜀 西晋建立 统一 316年 灭亡 50年 司马炎(晋武帝) 蜀-魏-吴 晋武帝 统一意义:①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 ,实现了全国的统一;②社会安定下来,有利于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任务一:读课本,梳理西晋建立与统一的过程是什么? 二、西晋灭亡的原因 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tà]。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材料研读(P.99)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①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锐。 ②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浓厚。 任务二:读材料,概括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晋武帝)惩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职任。 ———《资治通鉴》 西晋实行分封制 西周、汉初、西晋。 1、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诸王有什么关系? 诸侯势力强大,威胁中央,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爆发八王之乱 ③八王之乱动摇西晋统治。 2、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 八王之乱影响:(P.86) ①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 ②西晋从此衰落; ③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西晋末年) 任务二:读材料,概括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二、西晋灭亡的原因 材料五:西晋朝廷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各族少数民众为奴婢。 ———七上《中国历史》 材料六:匈奴左贤王刘宣愤恨地说:“晋为无道,奴隶御我。” ———《二十四史全译 晋书》 304年,匈奴首领刘渊建立汉赵(前赵)。 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 西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匈奴)消灭的统一王朝 ④民族矛盾激化。 任务二:读材料,概括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二、西晋灭亡的原因 ④民族矛盾激化。 ①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锐。 ②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浓厚。 ③八王之乱动摇西晋统治。 启示? 西晋衰亡的原因: 263 年 266 年 280年 建立 统一 316年 灭亡 魏灭蜀 (内忧) (外患) 1、励精图治,提倡节俭 2、以民为本、维护社会稳定 3、维护民族平等、团结 小结 中原人口南迁、北方游牧民族南迁 敕勒川狩猎图 下面的文物图片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过着怎样的生活? 游牧生活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三、民族交融———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任务三:阅读地图教材,概括少数民族内迁分布情况。 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少数民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羌 氐 匈奴 羯 鲜卑 鲜卑 民族 方向 原因 影响 匈奴、鲜卑、羯、氐、羌 长城以北 ——— 中原地区 ①中原地区战乱较少; ②中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促进了民族融合 [jié] [dī] [qiāng] 三、民族交融———北方各族的内迁 少数民族采桑图 (魏晋墓砖画) 少数民族耕作图 (魏晋墓砖画) 思考:北方各族内迁给带来的社会变化? 汉族士大夫食用烧烤(魏晋墓砖画) 少数民族从游牧转入农耕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的 文化习俗 内迁促进文化 交流和民族交融 三、民族交融———北方各族的内迁 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 五胡内迁 北方少数民族及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