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5913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3081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江苏省,学期,试题,法治,道德,期中
  • cover
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自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靠改革开放振奋了民心、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靠改革开放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的前景。由此可知改革开放( ) A.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C.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D.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2.2025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实际增长6.2%。据此可推断( ) ①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农村居民 ②我国居民收入平稳已经实现共同富裕 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促进协调发展 ④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海南自由贸易港自成立以来,发挥全国重要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作用,在多个领域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正式启动,封关后将开启中国对外开放新纪元。这表明我国( ) ①坚持以对外开放为强国之路 ②搭建了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 ③运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 ④政府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下图是我国近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全年授予发明专利权数。由图可见( ) A.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B.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C.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D.我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这是因为( ) A.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教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教育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 D.我国建成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6.生活处处有创新。下列同学的生活片段中,能够体现“创新”的是( ) A.小清照抄了DeepSeek生成的作文并取得了高分 B.小彭把旧纸箱改造成分层书架,并加装小夜灯 C.小泽课后认真复习,熟练背诵课本上的知识点 D.小华主动为同学辅导数学,耐心讲解解题步骤 7.我国的一些古语、名句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古语、名句 内涵分析 A 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多谋民生之利,实现同步富裕 C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应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D 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 文化是民族之魂,要增强文化认同感 A.A B.B C.C D.D 8.抗战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中,长城象征全民族众志成城抗战,橄榄枝象征以胜利赢得和平,光辉围合的胜利之门象征正义战胜邪恶的伟大胜利。这给我们的启迪是( ) ①要筑牢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②应铭记历史,坚定不移捍卫世界和平 ③要推动传统美德不断进步并开拓创新 ④要弘扬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5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311.3万条,为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有益参考。该活动( ) ①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表明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有利于实现公民参与民主生活 ④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下列事例与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途径相符的是( ) A.某区举行区人大代表投票选举活动———民主决策 B.某市就进一步优化智轨路线召开听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