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下列仪器中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 (2)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 ì行 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装置A 制取气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我们家庭常用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 (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并收集一瓶较 纯净的该气体,应选用的一套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装置F来收集甲烷气 体,则气体从 (填“①”或“②”)端进入。 (5)实验室也可以用氯酸钾(KCIO,)和二氧化锰(MO2)的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 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I0,A2KC+30,↑。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 方法是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后的固体残渣(假设已完 全反应),可以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其中过滤所 用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6)实验室中加热68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 量为48.8g,请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试卷第6页(共6页)》 2025一2026学年度上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解析】青铜的冶炼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而剪纸、竹编、绣活只是形状 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 2.B【解析】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未达标直接排放,不符合环保要求。故B符合题意。 3.A【解析】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故A符合题意。 4.B【解析】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A说法错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 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这一表述属于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C说法错误;硫在氧气 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淡蓝色火焰,D说法错误。故B符合题意。 5.C【解析】x=2+8+8+1=19,A说法正确;钾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所以钾在元素 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B说法正确;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1,与钾原子核外最 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C说法错误;钾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易失去 电子,形成阳离子,D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6.A【解析】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B实验操作错误;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时,要创造一个密闭环境,C操作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液封,C实验操作错误;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原则,D实验操作错误。故A符合题意。 7.D【解析】氮气、水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故D符合题意。 8.B【解析】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A说法正确;该装置左侧 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M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右侧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N导 管口处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是1:2,B说法错误;M导管口处排 出的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说法正确;N处收集的气体是氢气,若不纯,点 燃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D说法正确。故B符合题意。 9.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则X的化学 式为H,0。故C符合题意。 10.A【解析】元素是宏观层面的,只讲种类,不讲个数,A说法错误;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 子个数=7+14+3+2=26,B说法正确: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6×3)=7: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