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6115

【新课标新思维】2026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专题 04】碳和碳的化合物(学生版)

日期:2025-11-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7534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生,化合物,专题,新课标,习学,一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 04】 碳和碳的化合物 碳单质结构特点用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等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用途、二氧化碳制取中的药品、装置、收集、检验等,另外还有,一氧化碳毒性、一氧化碳用途等。常结合常见生活中现象、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等以文字或图片结合的形式呈现。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一氧化碳还原性考点常以填空题、计算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及错误分析。常以化学实验或科学探究的形式出现。 【考点一】碳的单质 主要考查金刚石、石墨、C60 的性质、用途及差异,以及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及用途(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物质 结构特点 物理性质 用途 金刚石 正八面体结构,空间网状 坚硬、无色透明、不导电 钻头、玻璃刀、装饰品 石墨 层状结构,层间作用力小 深灰色、质软、滑腻、导电 电极、铅笔芯、润 滑剂 C60 足球状分子,分子结构 熔点低,微溶于苯等溶剂 超导、材料科学、医学 核心考点: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木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有吸附性,用于吸附色素和异味。这是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 稳定性:古代字画能长久保存,说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可燃性(与氧气反应): · 充分燃烧:C + O 点燃 CO (放热) · 不充分燃烧:2C + O 点燃 2CO · 还原性(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 冶炼金属:C + 2CuO 高温 2Cu + CO ↑ (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操作 a.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 b.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 c.集中加热; d.过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实验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实验原理 在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C 在反应中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CuO 在反应中失去氧,发生 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 实验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 a.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c.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d.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e.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 制取水煤气:C + H O 高温 CO + H 【考点二】一氧化碳 (CO) 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 2. 化学性质(两大核心性质) · 可燃性:2CO + O 点燃 2CO (产生蓝色火焰,放热) · 注意:点燃前必须验纯,因为不纯可能爆炸。 · 还原性: · 冶炼金属:Fe O + 3CO 高温 2Fe + 3CO (工业炼铁原理) · 与CuO反应:CO + CuO △ Cu + CO (现象:黑色固体变红,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毒性: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不能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 【实验注意事项】 · CO有剧毒,实验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如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 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中,要“先通CO,后加热”以排尽空气,防止爆炸;实验结束后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CO至冷却”以防止灼热的铜被重新氧化。 【考点三】二氧化碳 (CO ) 和碳酸 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 固态CO 俗称“干冰”,易升华吸热,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2. 化学性质 · 与水反应:CO + H O H CO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不稳定:H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