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6211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9277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
    集美区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B B C C D B C 二、非选择题(方程式3分,无特殊说明每空1分) 11.(1) 2Ca N2 Ar 3Mg2+ Al(OH)3 K2CO3 Al2O3 C、H (2)氧化钠 +6 Fe+CuSO4==Cu+FeSO4 (3)碳原子和氢原子 氧分子 12. (1)31 69.72 (2)4 失去 Ga3+ (3)4 CD Al (4)离子 13.(1)过滤 漏斗 (2)引流 活性炭 (3)有无新分子生成 (4)H2 (2分,分子画对1分,画2个1分) (5)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6)加快 电压为12V时,电解浓度为10%的NaOH溶液(2分,电压和浓度答出1个1分) 14. 1:2 152 36.8% 38g 15.(1)棉花 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 (2)A (3)A (4)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废物利用 催化剂 a (5)增加湿度、降低温度 夏季水位线 (6)活塞恢复到原处 (7) (8)1 3 (9)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10)上海青叶集美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所有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14 Mg-24 S-32 Ca-40 Fe-56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化学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 A.研究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 B.开发高效低毒农药促进粮食增收 C.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天体运动 D.研制治疗癌症的新药 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固体 C. 倾倒液体 D. 液体加热 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指导着农耕和生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水:早春时节,细雨蒙蒙。降雨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清明:百花齐放,香味扑鼻。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大暑:夏季炎热,自行车轮胎被太阳晒爆是因为气体分子变大 D.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露水凝结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 A.元素与微粒关系 B.原子结构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空气成分 5.厦门某地11月4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B.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 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D.SO2的排放,会引起酸雨 6.《天工开物》记载:“凡蓝五种,皆可为淀。”“蓝淀”用于染布,色泽浓郁且洗涤不易掉色,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16H10N2O2。下列关于C16H10N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分子中含氧分子(O2) C.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 D.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5 7.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C.证明蜡烛燃烧生成水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9. 第19届亚运会火炬———薪火”是全球首次采用废碳再生的“零碳”甲醇(CH3OH)作燃料。甲醇可以用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与焦炉气中的氢气合成制得,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