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学习目标】 ①知道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基本史实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日本侵华的过程,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②运用史料分析九一八事变的原因,认识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且有反慢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和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课前预习】 九一八事变 概况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于次日清晨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事变” 结果 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影响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局部抗战 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1931年11月,驻防黑龙江的杂北军将领马占山,指挥所部在江桥与日军血战,终因伤过大而撤退 中国共产党抗日斗争:1932年,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赵尚志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 华北危急与一二.九运动 民族危机加剧 1933年,中国军队在长城一线抗击日军。在喜峰口战斗中,第二十九军官兵手持大刀,杀伤大量日军。随后,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等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收复多伦等地。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日军最终控制长城一线和冀东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一二.九运动 时间:1935年12月 人物:北平学生 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影响: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 时间:1935年 地点:瓦窑堡 主张: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5年底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指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党的任务是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得到全国各界的支持,一些国民党将领也表现出对日强硬态度和抗日决心。1936年冬,傅作义指挥所部在绥远击退日、伪军进攻,取得百灵庙大捷,令国人振奋 西安事变 概况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结果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和平解决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在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答案提示:①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②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探究二:问题: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cù)……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激昂。丁此时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