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0067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们爱老师》课堂教学设计(表格版)

日期:2025-11-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407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学设计,课堂,我们爱老师,单元,三年级,上册
  • cover
《我们爱老师》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 2 单元《我的学校我的家》 第 2 课时 ———《我们爱老师》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材分析 《我们爱老师》是花城版三年级上册 “我的学校我的家” 单元的核心唱歌课,诞生于校园场景,专为抒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而创作。歌曲以 “鲜花” 比喻学生、“雨露” 比喻老师,歌词生动形象,情感真挚温暖,适合在教师节前后开展教学,助力学生深化尊师感恩意识。歌曲为 1=E 调、3/4 拍、稍快速度,情绪优美轻柔,采用单一部曲式结构,由 4 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乐句旋律相近,奠定温柔抒情的基调;第三、四乐句在节奏和音高上有所变化发展,推动情感层层递进,整首歌曲旋律流畅、节奏平稳,完全契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演唱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自信心建立的关键阶段,部分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主张,部分则易缺乏自信,需要教师针对性引导与鼓励。该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对与自身生活相关的主题(如师生情)抱有天然亲切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但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需通过情感共鸣和趣味化教学维持学习热情。在音乐基础方面,学生已初步接触过不同节拍歌曲,但对 3/4 拍 “强弱弱” 的韵律美感把握仍需强化,对同音高连音线等演唱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音准和情感表达能力有待提升。在情感认知上,学生能直观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但对 “尊师重道” 的传统美德内涵理解较浅,需通过歌曲学习深化认知。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情绪基调,体会 3/4 拍 “强弱弱” 的韵律美感,建立对抒情风格歌曲的审美认知。 感知歌曲旋律的流畅性和节奏的平稳性,体会情感随乐句发展的递进变化。 艺术表现 能准确把握 3/4 拍节奏和同音高连音线的演唱技巧,做到音准到位、咬字清晰,用优美轻柔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能为歌曲编配简单的声势动作,通过歌声与动作结合,真挚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创意实践 能小组合作创编与歌词意境相符的简单动作或节奏型,展现对歌曲的个性化理解。 能主动参与舞台展示,大胆运用歌声、动作等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文化理解 理解歌曲蕴含的师生情内涵,知晓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体会老师的付出与关爱,增强感恩意识,树立尊重师长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 3/4 拍 “强弱弱” 的节奏特点,用优美轻柔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 通过演唱和动作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传递歌曲真挚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精准把握同音高连音线的演唱技巧,做到节奏稳定、音准无误。 深入体会歌曲的情感内涵,将对老师的真情实感自然融入演唱中,避免情感表达流于表面。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感导入 致敬恩师 1. 播放老师授课、辅导学生、陪伴活动的日常视频,提问:“同学们,视频里记录了老师的哪些瞬间?你们想到了自己老师的哪些付出?” 2. 邀请学生分享与老师的温暖故事,引导学生抒发对老师的喜爱之情,提问:“我们该如何表达对老师的爱呢?今天,就让我们用一首歌来致敬亲爱的老师 ———《我们爱老师》”,板书课题并带领学生齐读。 1. 认真观看视频,回忆与老师的相处点滴,积极分享自身经历,抒发对老师的情感。 2. 齐读课题,激发情感共鸣,建立对歌曲的学习兴趣。 通过贴近生活的视频素材和情感提问,快速引发学生的师生情共鸣,铺垫温暖的教学基调,自然引出教学主题。 二、师生互动 走进音乐(1)——— 聆听感受,初识歌曲 1. 首次聆听:播放歌曲音频,提问:“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速度是快是慢?” 2. 再次聆听:带领学生用 “拍手 - 拍肩 - 拍肩” 的方式打 3/4 拍节奏,讲解 “强弱弱” 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