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能力综合试题 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碳和碳的氧化物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一氧化碳有毒,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和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D.可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2.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④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⑤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A.①② B.④⑤ C.②③ D.③④ 3.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也有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4.实验小组的同学按照图1所示装置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时,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M点时反应未开始 B.N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C.M→P的过程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D.反应中木炭表现出还原性,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5.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 A 中滴加的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装置 B 中①③变红,②不变红是因为生成的CO2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 C.装置 B 中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③比①先变红 D.装置 C 中点燃的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说明 CO2不支持燃烧 6.要除去CO2中的杂质CO, 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目的 除去CO 除去CO 除去CO 除去CO 实验设计 A.A B.B C.C D.D 7.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B. 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C. 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水,干石蕊花不变色,湿石蕊花变红色 D. 实验中碳被还原,氧化铜被氧化 A.A B.B C.C D.D 8.某同学绘制了含碳元素的部分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外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化①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B.通过分解反应可以实现转化② C.氧气不充足时可实现转化④ D.二氧化碳与碳反应实现转化⑥的反应中放出热量 9.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块状和粉末状的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快慢。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图中b、d点的溶质都为 C.对比a、c点或b、d点可知,粉末状碳酸钙反应更快 D.秒内,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 10.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实验,将氧气通入玻璃管,观察到b中未燃烧的白磷开始剧烈燃烧。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对比b中通入氧气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B.b中热水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 C.要验证燃烧另一个条件,则a中X、Y分别是40℃水、白磷 D.要验证燃烧另一个条件,则a中X、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