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摘星之旅阶段挑战测试题 可能会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0-16N-14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6分) 1.入冬后,“支原体肺炎”在学校等人群密集的环境内爆发,感染者多头痛、发烧、咳嗽。针对“支 原体肺炎”的自我防护措施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室内通风 B.加衣保暖 C.酒精消毒 D.佩戴口罩 2.下列爱护水资源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推进工业和城市节水B.农业大水漫灌C.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D.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 3.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引燃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过滤 4.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氧气支持燃烧—作助燃剂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可用作保护气 C.氢气具有可燃性一作高能燃料 D.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一用于制造霓虹灯 5.观察实验现象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步骤。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浅绿色溶液 6.2024年元旦假期,北国冰城哈尔滨火出了圈,“尔滨”宠溺“南方小土豆”甚至安排上甜味的豆腐脑。 制作豆腐脑使用的葡萄糖酸内酯主要由葡萄糖(化学式CH12O6)氧化而成,葡萄糖有甜味且有可燃性。下 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g B.葡萄糖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D.葡萄糖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意义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SO2②2NH③S2.④Ca2+⑤Mg⑥N2 A.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④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⑤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② 8.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业 ,点燃 0氢原子 00 00 ⑩氧原子 ○硫原子 A.反应的产物均为无毒物质 B.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2:3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9.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8 A.m的值是1 B.丙可能是单质 C.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生成乙、丁的质量比是3:2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 A.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所以带有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构成物质的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一定是分子 11.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如图均为初中化学探究实验,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球 弹簧夹 蘸有浓氨水的棉球 破璃管 蘸有酚酞 溶液的纸条 甲 乙 丙 A.图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红磷量不足,最终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图乙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管内液面高度:c>>b C.图丙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图丁可通过观察纸条上酚酞溶液的变化探究分子的运动 12.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量变关系的是 ( 生成 剩余固体个 剩余固体 剩余固体 氧气 中锰元素 中氧元素 中二氧化 的质 的质量分 的质量分 锰的质量 量/g 数/% 数/% g t反应时间s t反应时间s t反应时间s t反应时间/s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4小题,13、14(1)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