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天津市南开大学附属中学津南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 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甘蔗榨汁 B. 棉纱织布 C. 白土烧瓷 D. 楠木造船 2.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液氮 B. 冰水 C. 水银 D. 汽水 3.人们常说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 A. 元素 B. 分子 C. 原子 D. 单质 4.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食品防腐 B. 炼钢 C. 医疗急救 D. 气焊 5.2025年中国空间站实验舱的太阳能电池中使用了金属镓(Ga)。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B. .镓原子的中子数为31 C. 镓元素与铝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 .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9.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观:O2、MnO2、SO2、CO2四种物质均含有氧元素 B. 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 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 D. 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0.“”、“”、“”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分子,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3:2:4 B. 1:2:2 C. 1:2:3 D. 3:2:2 11.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的高空,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它属于( ) A. 非金属单质 B. 金属单质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12.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带火星小木条鉴别氧气与氮气 B. 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 C.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D. 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洒和白醋 13.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蜡烛熄灭时瓶内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B. 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消耗氧气 C.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 实验后向装置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0 15 待测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后Q的质量为10g D. 该反应中消耗X与Q的质量之比为4:11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1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B. 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1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稀有气体②氢气③氧气④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