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5869

统编版历史八上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共24张PPT+视频)

日期:2025-11-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671386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北伐,视频,PPT+,24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922年夏,李大钊到上海会见孙中山,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孙中山热情邀请他加入国民党,李大钊表示自己已是共产党员。孙中山说,你尽管一面做共产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于是,李大钊成为第一个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 孙中山为什么邀请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识读图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准确说出国民党一大召开、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等基本史实,提升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2.通过观看视频、研读史料和阅读教材,归纳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列举国共合作破裂后的相关史事,辩析中国共产党获得的教训。 3.通过学习探究,感悟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壹 志同道合 联袂启新篇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活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当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一次次被军阀镇压,他们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护法运动 第二次护法运动 失败 成功 失败 失败 共产党 国民党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双向奔赴← ①国共两党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反帝反封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是国共两党的共同目标(根本原因) 材料三:列宁领导的苏联也派人与孙中山联系,表示对他领导的革命斗争予以支持,并说服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这些,使得处于困难和孤立境地的孙中山,豁然看到了光明。 ———陈伙成《国共合作北伐记》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 任务一:阅读教材78-79页,研读史料,简述国共合作的原因、标志,黄埔军校建立的基础知识。 中共三大:1923年6月 广州 内容 ①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③改组国民党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革命同盟。 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 广州 内容 意义 广州·孙中山等走出 国民党一大会场 对三民主义作出新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活动2:阅读教材第78页,准确说出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的相关知识。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 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内容 联俄 民权(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平均地权) 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联共 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 反帝反封建的一致性 活动3:阅读教材第79页”相关史事”,联系所学知识,连线并准确说出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部编版历史八上 1924年,孙中山也对他的革命思想“三民主义”,进行了重大升级。旧三民主义“卡”在哪里?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这次升级,能否让共产党愿意“兼容运行”?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大革命 1924.1 1926.7 1927年 1928年底 国共合作的北伐 国民政府的北伐 北伐战争(高潮) 国民革命: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是指1924年5月至1927年4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 。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称“ ”。 黄埔军校 1924 蒋介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