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标识由长城、橄榄枝、光辉、数 字“80 ”、时间“ 1945-2025 ”构 成。长城象征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 抗战,寓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橄榄枝象征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用胜利赢得和平,寓意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通过阅读教材,准确说出九ー八事变及东北地区的抗日史实;研读史料,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归纳九一八事变的意义。 2.通过阅读教材,准确说出一二 ˙九运动及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史实,理解民族危机加深下民族意识的觉醒。 3.通过阅读教材,准确说出西安事变的基本史实;研读史料,归纳其历史意义,认识并知道中国共产党解代表全民族的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学习目标 任务一 阅读教材,研读史料,准确说出九ー八事变概况。 国难当头 — 九一八事变 活动1:阅读教材96-97,完成九一八事变相关知识。 时间 地点 借口 策划者 经过 结果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活 动 2:如 何 理 解 九 一 八 事 变 的 意义 国难当头—九一八事变 中国角度:成为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起点。 世界角度: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材料一 1904年,为争夺中国东北, 日、俄两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爆发战争。日本获胜后控制南满铁路和辽东半岛,在此驻扎军队。1919年, 日本在旅顺组建关东军司令部,作为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 东方会议”,提出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战略方针。两年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为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日本军部势力和关东军下决心要制造事端,武装夺取中国东北。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7年, 田中义一《田中奏折》 3.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后方基地。 国难当头—九一八事变 活动3:阅读材料,分析概括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1.长期侵略野心的延续 2.日本急于转嫁经济危机 “事变发生当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根据命令,下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 ———《“九一八 ”纪实》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1931年9月23日,蒋介石指示听候国联仲裁如左: “外交形势,尚有公理: ……不如委诸国联仲裁,尚或有根本收回之望;否则亦不惜与日寇一战虽败犹荣也。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反映出国民党维护独裁,背离人民利益的反动本质。 (1)攘外必先安内:对内剿共,对外不抵抗政策; (2)寄希望于国联的干预。 国难当头—九一八事变 活动4:东北沦陷谁之过? 屠戮人民、进行活体实验 资源掠夺 奴化教育 抹杀中国人的民族记忆,磨灭中国人的民族意志 国难当头—九一八事变 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不予承认 “ 伪满洲 国 ” 时间: 首都: 皇帝: 国难当头—九一八事变 1932年 长春 溥仪 据当时日伪统计机关统计,仅1935年,东北抗联就在东三省各地发起大大小小战斗39105次, 日本在 满洲共损失近27万士兵,其中减去苏联方面宣布歼灭的8万人,到下的18万,应该就是东北抗联和其他抗 日义勇军的功劳。最激峰时期的1941年,东北抗联在东三省牵制了76万日军。 —摘自《历史的温度》 杨靖宇 赵一曼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奋起抗争—局部抗战开始 任务二 通过讲述局部抗战的史实,初步概括抗战精神的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