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7280

16.3 测量: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课件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27页PPT)

日期:2025-11-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42302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测量,16.3,PPT,27页,一册,九年级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 测量: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十六章 探究电路 沪科版2024 核心素养 电阻的测量 物理观念 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进一步掌握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的方法; 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科学思维 提高处理实验数据和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知道测电阻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小方法; 能进行初步的相关电路分析、电路故障分析。 科学探究 体验 “伏安法” 测量电阻的过程。 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步骤、方法和态度。 如图所示,实验室里有一个电阻器如果你不知道它的电阻,用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得到呢 电阻表 情景导入 根据上节学过的欧姆定律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来间接地测量电阳器的电阻。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有时简称为伏安法。 实验思路 根据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设计电路,通过测量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 为了减小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并分别算出相应的电阻,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也可以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求出电阻。 怎样减小实验误差? 应该怎样改变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实验思路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实验思路 实验电路图: 实验思路 电流表量程的选择: 电表压量程的选择: (1)估算最大电流 (变阻器的阻值为零时) (2)电流表的量程 最大电流 (1)看电源电压 (2)电压表量程 电源电压 电表量程选择方法: 实验思路 实验室有一只不明阻值的电阻,你怎样测出它的阻值呢? 使电阻中通过电流,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和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其的电流值,应用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U/I求出Rx的值。 用电压表、电流表同时测出电阻器工作时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就可计算出它的电阻,也就是间接测量出它的电阻。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伏安法”。 注意:R=U/I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该式是用比值来定义导体的电阻的,是电阻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实验探究 科学探究:“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实验探究 (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 (3)根据公式 计算出R 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值。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2)改变电路中的电流(3)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便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平均值R/Ω 1 2 3 从表中可以发现三次测量结果略有不同,这是由实验和读数误差引起的.测量定值电阻阻值大小,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实验数据记录处理: 进行实验 ①外接法:如图甲所示,在外接法中,电压表的示数表示待测电阻R两端的电压UR、电流表的示数表示通过电阻R和电压表的总电流,即I=IR+IV,待测电阻值应为R真=UR/IR,而测出来的电阻值R测=UR/I,由于I>IR,所以R测<R真, 即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小.当待测电阻很小时, 采用外接法可减小测量误差. ②内接法:如图乙所示,在内接法中,电流表的示数表示通过R中的电流IR,电压表的示数表示电阻R两端电压UR与电流表两端电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