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7565

8.1 坚守公平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483795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坚守,公平,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思考并回答:你觉得交警的判罚公平吗 请你谈谈对公平的认识? 交警的判罚公平。弱势不能成为违法免责的理由,交警的判罚维护了公平。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非机动车“鬼探头”撞上直行车,全责! 2025年9月16日上海普陀区凯旋北路光新路路口,一老人骑电瓶车与正常直行的机动车发生碰撞。经民警调取公共视频认定,电瓶车驾驶人因“闯红灯”、“鬼探头”等违法行为承担事故全责。老人对判罚不满,反驳交警“机动车不能撞人!”最终,在现场交警的释法说理下,老人认可“全责”。并现场赔付无责方机动车车损2000元。 2025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第8课 维护公平正义 8.1坚守公平 政治认同:维护社会公正的必然性。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的核心理念。 道德修养:培养尊重他人合法权利、抵制歧视的道德品质,践行“不凌弱、不以强欺弱”的行为准则;理解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内化“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正义精神;形成奉献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 健全人格:在规则的前提下行使权利;树立平等、公正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法治观念: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责任意识:树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个人责任意识,在面对利益冲突和不公平行为时,能坚守原则立场,采用合理合法方式维护公平;树立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负责,主动承担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和社区服务,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核心素养目标 预习导航/P66-70 8.1-坚守公平 公平的价值/作用? 2 1 公平的内涵? 如何坚守公平? 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建设高质量学生资助体系,坚持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国建立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为小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新设立中职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启动高效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同时,我国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及学生受助需求变化等实际,多次调整和完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资助政策和资金投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民族地区倾斜、向特殊困难群体倾斜,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 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一、公平内涵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如果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5月10日早上,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考生姜昭鹏因抢救并护送突发心梗的同学就医错过语文考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决定启用语文科目副题为姜昭鹏安排考试。 公平 平等 ≠ 平等:指法律上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内,一视同仁。如尊老爱幼(让座)、同工同酬、男女平等。 公平:不考虑特殊人群,在规则、机会等面前不偏袒任何一方。如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公正审判、违法处罚、同一起跑线等。 1.公平的内涵? ①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注意: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有网友说:“高考是普通人逆袭最公平的通道”! 思考:说说高考展现的细节是如何体现公平的? 全国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标准,所有考生面对相同的考题和评分标准。 国家“专项计划”向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等提供额外招生名额,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公平。 不依赖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以成绩为衡量标准,不用“拼爹”“走后门”等。 规则公平 权利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