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二节 土 壤 内容索引 学习目标 活动方案 检测反馈 学 习 目 标 1. 理解土壤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2. 通过探究能够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3. 理解农业区位因素中土壤条件对农业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活 动 方 案 活动一:探究我国土壤分布[学生用书P97] 材料一 《左传》中《僖公二十三年》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土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可见,土壤是土地的象征,是人类生存的根基。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土壤水平分布模式图”(如下图所示)。 1. 当农民手捧一抔土,观察它能生长什么庄稼时,一般从土壤 和 _____两个方面观察。 2. 土壤具有生产力的本质原因是其具有一定 ,其主要由 、 、 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3. 读上图,结合我国的行政划分,将土壤类型和所在地区连线。 颜色 质地 矿物质 有机质 水分 肥力 答图 活动二:探究土壤的性状[学生用书P98] 土壤实验设计 (1) 实验名称:观察土壤 (2) 实验目的 ①从不同角度观察壤土和砂土,对比二者的特性;②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不同来源土壤的性质。 (3) 实验器材 土壤样本1(取自学校草地)、土壤样本2(取自学校小树林)、砂土、A4白纸、卫生纸巾、放大镜、签字笔、筛子(孔径为2 mm)、电子秤、胶带圈、小木棍、勺子、镊子、吸管、水、记录表。 (4) 实验步骤与方法 ①在白纸上画3个圆圈,分别标注土壤样本的名称,并用勺子在圆圈内放入相应实物。 ②用小木棍将样品铺开,用肉眼观察土壤样本的颜色,并用鼻子闻出它的气味。 ③用放大镜观察土壤样本,观察是否有生物及其类型,用镊子挑出。 ④用手抓取适量样本,在拇指和食指间揉捏,感受样本的硬度。 ⑤用电子秤各称出3个10 g样本,用2 mm的筛子筛出样本,称出留在筛面的样本质量。 ⑥用电子秤分别称出3个15 g的样本,分别平铺在卫生纸巾上,压上同等重量的书本,等待3分钟后观察卫生纸巾的湿度。 ⑦用电子秤分别称出3个15 g的样本,分别平铺在卫生纸巾上,滴入等量水,观察卫生纸巾的湿度。 A. 取适量湿润样本,用食指蘸取后涂抹在白纸上,观察白纸上是否留有印记。 B. 选取相同质量的样本,在同一高度扔下,观察落在白纸上样本的形状。 1. 根据以上实验内容填写下表。 序号 类型 壤土1 壤土2 砂土 1 颜色 红棕色 深棕色 黄棕色 2 气味 有较重的植物气味 3 生物种类 植物根茎、枝叶 植物根茎、小生物 植物枝叶 4 颗粒硬度 大 5 颗粒 大小 > 2 mm 5.128 g 6.559 g 6.631 g ≤2 mm 4.691 g 4.116 g 3.353 g 6 黏度 高 低 7 湿度 大 8 松紧度 紧实 9 渗水性 好 有较重的泥土气味 无 中 小 中 中 差(相对壤土2好) 中 差 小 松散 2 4 5 3 7 9 6 8 10 1 2. 实验结论 (1)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答案】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 (2) 在实验过程中,你发现壤土与砂土有什么区别? 【答案】与砂土相比,壤土颗粒硬度较小、黏度更高、湿度更大、土壤结构更为紧实,保水性更好。 (3) 壤土的气味和颜色说明了什么? 【答案】壤土2的颜色更深,植物气味较重,说明其有机质含量更高,而壤土1颜色偏红,表明土壤酸性更大。 【知识拓展】土壤不同组成特征及其作用 土壤的组成 状态 体积比例 肥力特征 作用 肥力 矿物质 固态 45% 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有机质 固态 5% 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水分 液态 20%~30% 过多会造成土温下降,土壤缺氧 空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