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7806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1-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9304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五,化学反应,定量,关系,测试题
  • cover
九年级化学上册新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2KMnO4=K2MnO4+MnO2+O2↑ 2.如下图所示,兴趣小组设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观察到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理论上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 D.实验时产生大量白烟,推测陶土网上氧化镁的质量可能小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 3.已知23g纯净物X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中一定含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8g C.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X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 4.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10g冰融化后得到10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20g氧化镁,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g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5.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未变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 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过程I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 B.过程I、II表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过程III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示意图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7.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左侧细铜丝团下沉 B.②实验过程中发现指针突然向右偏转,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原因是未冷却至室温 C.质量守恒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没有改变 D.上述实验中砝码均为20g和5g,则一段时间后物重大小为③>②>④ 8.下列关于S+O2S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C.一个硫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D.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9.二氧化氯是一种自来水高效消毒剂,它消毒过程中有如下图所示转化。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 B.转化②过程中分子总数不变 C.图中有3种氧化物 D.晒太阳会降低自来水中乙物质的含量 10.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中部分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甲 乙 丙 一定条件下,3.4g甲物质和4.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乙物质和另一种物质X,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的化学式是NH3 B.物质X的质量为2.8g C.物质X的化学式是N2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11.二氧化氮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可用尿素[CO(NH2)2]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O2 +4CO(NH2)2 =4CO2+7X+8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氮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B.该反应中NO2与CO(NH2)2的质量比为23:30 C.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g D.X的化学式为N2 12.载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氧再生系统”处理宇航员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器1中发生的反应是 B.反应器2中消耗CO2和的个数比为 C.该系统产生的同时降低了舱内CO2的浓度 D.排到舱外的物质是甲烷 13.2024年12月16日18时,长征五号B遥六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偏二甲肼(C2H8N2)一般作为导弹、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发生的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