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0230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6517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期,试卷,地理,考试,期中,11月
    南京市中华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5年国庆期间,小明到盱眙县明祖陵景区(33°N,118.5°E)旅游。下图为小明10月8日(寒露)北京时间9:30时在景区石刻群拍摄的景观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此时拍摄照片时,镜头朝向( ) A.正南 B.正东 C.正西 D.正北 2.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当日图中石柱影子变化轨迹的虚线是( ) 3.小明下次在北京时间9:30时拍摄到相同景观的时间大致是2026年的( ) A.立春 B.惊蛰 C.立夏 D.白露 下图为2021年10月9日20时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4-5小题。 4.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关于四地此时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疆狂风暴雨 B.北京大风降温 C.江苏阴雨绵绵 D.海南风和口丽 据研究:随气候的变化,北极地区宽度超过100米的河流横向迁移率从1972年到2020年整体下降了20%,河流水量和河岸状态的变化是河流横向迁移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图为1966-2005年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气温、降水量、积雪覆盖面积与入海径流量多年月平均变化图。据此完成6-8小题。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一年径流量曲线 B.乙一气温曲线 C.丙--降水量曲线 D.丁一积雪覆盖面积曲线 7.关于叶尼塞河水文水系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结冰期长,有凌汛 ②河流含沙量大 ③下游地区河道平直,航运价值高 ④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该河流横向迁移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 ) ①植被增多,根系发达,土层抗侵蚀能力增强 ②气温升高,蒸发增强,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侵蚀能力减弱 ③植被生长状况变好,增加地表水下渗,导致河流水量增加 ④气候变暖,冻土层变薄,解冻时间变长,地表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武夷山脉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异显著,按照不同海拔区间的代表性植被,划分了多个植被带。下表为其中四个海拔区间的代表性植被分布。据此完成9-10小题。 海拔区间 代表性植被 ① 米储、甜槠、毛锥等常绿林 ② 马尾松、毛竹等经济林;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③ 白檀、云锦杜鹃等灌木;青茅、野菊花等草本 ④ 黄山松、南方铁杉等针叶林 9.表中①②③④区间的海拔从低到高为(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④③ D. ④②③① 10.土壤碳氮含量与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密切相关,常绿林土壤碳氮含量最大的季节是( ) ^.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简图。据此完成11-12小题。 11.图中①、②两点之间( ) A.相对高度可能为780米 B.可通视 C.适合修建索道连接 D.坡向均为阳坡 12.推测图示区域夏季公路路面最易出现的问题是( ) A.泥石流侵袭 B.暴雨冲毁 C.风积沙埋 D.冻融潮浆 仁厚温公祠位于广东省梅县群丰村,始建于明弘治三年,由堂屋(祭祀等公共场所)、横屋、围屋以及化胎(围屋和横屋之间半圆形空地)、池塘等五部分组成,构成了“三堂八横三围龙”的庞大建筑群,鼎盛时期曾住有温氏族人90余户400多人。2012年10月20日,被列入第七批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图示意仁厚温公祠空间布局。据此完成13-15小题。 13.导致仁厚温公祠整体朝向东南,而非正南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向东南倾斜②纬度较低③交通紧邻大道④池水便于环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4.仁厚温公祠空间布局体现的地域文化有( ) A.追求社会公平 B.彰显皇权尊贵 C.崇尚族群精神 D.提倡勤俭持家 15.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仁厚温公祠优秀地域文化的措施有( ) ①在其顶部广泛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为建筑群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②对各部分进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