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0734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件

日期:2025-11-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154291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课,工业化,国家,社会,变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896年,73岁的李鸿章奉命访问英、法、德、美等国,这是晚清重臣首次近距离接触和观察工业化强国。访问期间,他亲眼目睹了蒸汽机车呼啸驰骋、大型机械高效运转、城市街道灯火通明、大型建筑高耸入云的全新景象。面对这些远超晚清发展水平的工业成果与社会风貌,李鸿章神情凝重,未发一言,内心被先进文明带来的震撼深深触动。 这些让李鸿章震撼不已的景象,正是工业化浪潮席卷西方后的社会缩影。工业化究竟如何全方位重塑国家面貌与社会形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解锁工业化背后的社会变革密码。 新课导入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史料,了解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国家带来的人口增长及劳动力结构的变化,通过时间轴了解大众教育发展状况和影响。(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通过图片资料和史料阅读,知道城市化的表现和进步性,以及工业化进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的加剧等问题。(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通过对近代欧美工业化进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思考其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启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工业化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 概念解析 变化之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如下图)。 观察上图,指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美国(约530万增加至近一亿),近20倍 英国(约889万增加至3600万),近4倍 根据下列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工业革命使生产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农业和工业生产率的大幅度增长,意味着在衣、食、住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方面的生活资料的增长,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运输工具也保证了来自外界的充分供应。同时,接种疫苗、隔离受传染的病人、保护供水、掌握有关抗菌的知识———所有这一切都使西北欧的死亡率从1800年至少每千人的30‰降低到1914年每千人15%左右。生产率的增长和医学的进步共同导致19世纪欧美各国人口的急剧增加,1914年时欧洲大陆的人口是1750年时的3倍以上,美国等非欧洲工业化国家人口也呈现同步扩张态势。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率,物资供应充足;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大幅下降;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政局相对稳定。 变化之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以史为鉴 近来年,中国人口总量连续负增长,2024年末全国总人口14.08亿人,较上年减少139万人,2025年预计降至14.01亿左右,全球占比17.2%,排名世界第二。2023年出生人口降至902万人,出生率为6.39‰,在全球千万人口以上国家中排倒数第二,仅高于韩国;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至954万人,出生率为6.77‰,仍位列全球最低行列。 2025年,全国出生人口大概率跌破900万。 中国人口问题现状、政府政策及成因分析 2016 为何中国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 如何破局,说说你的看法?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下图)。 观察上图,指出劳动力结构变化的趋势。 农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 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 上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