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0771

课题2 第3课时走进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1841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题,化学,九年级,人教,学年,2025-2026
    第3课时走进科学探究 基础夯实 知识点 5 科学探究 1.「2025广东东莞期中」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以下不属于实验过程中所记录的实验现象的是 ( ) A.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明亮 B.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C.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2025广东广州越秀期末」探究蜡烛燃烧时,发现烛火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 A.如实地记录并准确地描述该现象 B.重复实验,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C.忽略该现象,换个烧杯继续实验 D.追寻该现象与蜡烛组成间的关系 3.如图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实验1可知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由实验2可知石蜡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由实验3 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由实验4 可知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 4.同学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后,对酒精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围绕“酒精燃烧生成了什么”展开探究。请你一起完成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酒精燃烧有水生成; 猜想二: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调查与研究】学校实验室有95%的酒精和无水酒精以及必备的实验仪器和试剂。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 现象 结论 第一步:点燃无水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观察 烧杯内壁有 水雾 第二步: 酒精燃烧 有二氧化碳生成 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了猜想一、二都正确。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实验中选择无水酒精而不选择含水的酒精的原因是 ° 能力提升 5.在图甲所示的盛有空气的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 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D.蜡烛燃烧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6.学习小组的同学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下列有关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实验1: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②实验2:导管越长,越容易在导管的另一端点燃形成子火焰 ③实验3:产生的白烟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④实验3: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 ⑤蜡烛燃烧过程中既发生了化学变化,又发生了物理变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7.「2025 广东梅州兴宁期中改编」化学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项目式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紫色石蕊试纸是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渍滤纸,晾干后得到;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遇一氧化碳会变蓝,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遇到二氧化碳会变红,而干燥的这两种试纸遇到相应的气体不变色;一氧化碳有毒。 活动一:蜡烛火焰的探究 (1)如图所示,同学们计划用一支蜡烛加热化蜡小锅,说明石蜡的 低,因此保存蜡烛时应注意 。 (2)点燃蜡烛后发现火焰呈三层,要用蜡烛火焰的 加热化蜡小锅。 活动二:蜡烛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 (3)为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了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燃烧产物有水和 ,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说明产物有水和 。 ②长时间在密闭空间内使用蜡烛燃烧照明,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活动三:蜡烛高度、烛芯长度对燃烧时间的影响实验操作:小组同学分别将下列点燃的蜡烛放置于玻璃片上,将集气瓶倒扣在玻璃片上,记录从倒扣集气瓶至蜡烛熄灭的时间。 实验序号 蜡烛高度/cm 烛芯长度/cm 燃烧时间/s ① 1 0.5 17.58 ② 3 0.5 x ③ 5 0.5 8.99 ④ 2 0.2 16.01 ⑤ 2 0.5 12.90 ⑥ 2 0.7 11.40 解释与结论: (4)为了得到正确结论,该小组同学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时还注意了 的问题。 (5)表中x的取值范围是 。 (6)实验①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