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钟) 2025.11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2024年10月16日,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发布,未来25年,我国空间探测将从月球、火星,再飞向更远的木星、金星,乃至太阳系边际。图1为“太阳系模式图”,据此完成1-2题。 图1 1.图中代表火星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与火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包括() A.稳定的太阳辐射条件 B.安全的宇宙环境 C.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D.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2024年10月,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接近地球,为天文爱好者带来一场6万年等一回的天文观测盛宴。图2为10月19日在福建泉州拍摄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与某流星同框画面。据此完成3-4题。 图2 高一地理 第 1 页共 10 页 3.下列关于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与流星表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太阳系 B.均绕太阳公转 C.均穿越地球高层大气 D.均燃烧发光 4.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6万年等一回的原因是 () A.距离太阳远 B.公转周期长 C.自转周期长 D.公转轨道为圆形 2025年10月31 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此次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与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预计在轨飞行时间约6个月。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酒泉发射中心的“神二十一” B.穿越大气层的“神二十一” C.进入预定轨道的“神二十一” D.返回地面的“神二十” 6.对“神二十一”向地面传送信息干扰最大的是 () A.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 C.天气状况 D.流星现象 宁波某学校在西北地区的敦煌研学时,拍摄到了“太阳能塔”,如图3、图4所示。这是一种最新的能源生产概念,由许多台大型太阳能反射镜将太阳光反射集甲到高塔顶部的接收器上,并将吸收的太阳光能转化成热能,带动发电机输出电能。据此回答7-9题。 图3 图4 7.该地建设太阳能电站的原因是() A.人口较多,用电量大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C.科技发达,用电量大 D.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8.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提高作物产量 D.误伤途经的飞鸟 9.在研学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所带的20个指南针短时间内指示的方向都不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太阳辐射强烈影响指南针指向 B.太阳能反射镜干扰指南针磁场 C.太阳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 D.太阳辐射扰动对流层 高一地理 第 2 页 共 10 页 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图5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图5 10.图示甲所处的地质时期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太古宙 11.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A、鱼类开始出现 B.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C.灵长类动物出现 D.恐龙从盛行至消失 12.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 ①蕨类植物繁盛②裸子植物极度兴盛③地壳运动剧烈④第四纪气候的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出现于2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拉开了“人类时代”的序幕。图6为“地质年代简图”。读图完成13-15题。 图6 13.研究地球演化史的主要依据是 () A.土壤和植被 B.岩石和地貌 ℃.地层和化石 D.地貌和土壤 高一地理第 3 页 共 10 页 14.常用的地质年代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 A、代、宙、纪 B.纪、代、宙 C. 代、纸、宙 D.宙代、纪 15.南方古猿最可能出现于() A.寒武纪 B.侏罗纪 C.新近纪 D.第四纪 北京市门头沟区灰峪村被称为“化石村”。在一次学生科学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在村后山坡的页岩地层中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