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1410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海南华侨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493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海南省,学期,答案,试题,地理,期中
  • cover
2023 级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考试地理科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本次考试的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本卷为试题卷,请将答案和解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在试题卷和其他位置解答无效。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2025年10月,有网友在飞行途中拍摄到“一岛一云”的奇景:碧海之上的一座岛屿顶部,有一朵云如专属“停车位”般停驻,四周海域无云遮挡。地理爱好者结合岛屿轮廓判断,该景观出现于菲律宾科隆岛附近海域,其形成与局地大气运动及海陆热力差异密切相关。科隆岛为小型火山岛,面积较小、植被稀疏。图1为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与科隆岛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科隆岛“一岛一云”景观中,云团停驻于岛屿顶部的主要原因是() A.岛屿阻挡盛行风,气流被迫抬升 B.岛屿升温更快,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 C.海洋水汽充足,持续向岛屿输送 D.火山活动释放热量,加热空气成云 2.若附近海域受台风外围影响,科隆岛“一岛一云”景观最有可能() A.更加清晰 B.面积扩大 C.消失不见 D.向北移动 3.与科隆岛相比,海南万宁大洲岛(面积更大、植被茂密)出现“一岛一云”景观的可能性较低,主要因为大洲岛() A.海陆热力差异更显著 B.植被调节气温,地表升温较慢 C.面积较大,气流扩散更快 D.距大陆更近,受大陆气流干扰 试卷第1页共8页 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已探明的41处点位涵盖岩溶地貌、古生物化石等多种类型,其中三叶虫化石堪称“地质瑰宝”。图2为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4-5题。 4.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形成时期是 () A. ① B. ③ C. 甲 D. 丙 5.下列关于③地质时期(新生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恐龙在这一时期大量繁殖 B.主要的植物类型是蕨类植物 C.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成为陆地生物的主体 D.冰期间冰期交替,人类尚未出现 登陆我国的台风多形成于中国南海北部 (A区)、菲律宾以东洋面(B区)、塞班岛及马里亚纳群岛周围海域(C区)。研究表明,强厄尔尼诺年,西太平洋海域表层水温异常,区域台风生成的频次和位置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导致登陆我国的台风的频率偏少、强度偏大。图3为西太平洋台风集中生成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台风集中生成区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 A.大气环流 B.洋面温度 C.海底地形 D.海水盐度 7.强厄尔尼诺年,该海域台风生成的() A.频次更低、位置更靠西北 B.频次更低、位置更靠东南 C.频次更高、位置更靠东南 D.频次更高、位置更靠西北 8.强厄尔尼诺年,登陆我国的台风的风速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 A.距离我国更近,风力大 B.生成区纬度低,地转偏向力大 C.海上移动移动更长,发育更充分 D.生成区海水温度高,气压更高 试卷第2页 共8页 新几内亚岛位于马来群岛东部,岛内山峰高耸。“马鞍形草屋”为当地的传统民居,房屋以木柱支撑,上部结构呈倒扣船形,屋脊下凹呈马鞍形。图4为新几内亚岛的位置和马鞍形草屋的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9-10小题。 9.该岛甲处1月盛行风向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西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0.马鞍形草屋建造的目的是( ) A.稳定地基,抵御灾害 B.防御海浪,便于出行 C.防潮隔热,利于排水 D.拓展用地,抵御强风 图5示意某轮船的远洋航运线路,航行过程中依次经过甲、乙、丙、丁四个海域。据此完成11-12小题。 11.该轮船在航行过程中,吃水最深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图示海域洋流势力减弱,会引起( ) A.美国飓风频次增加,沿海洪灾增多 B.欧洲冬季取暖能耗减少 C.冰岛南部风浪减弱,森林面积扩大 D.纽芬兰渔场渔业资源更加丰富 试卷第3页共8页 下图6中a为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