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并说明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区域认知) 2.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解释其成因。理解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地理意义。(区域认知) 3.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理解人口政策的调整背景,联系实际生活理解人口政策的影响,进一步掌握中国的人口政策。(综合思维) 1. 重点: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规律,以及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实施的人口政策。 2. 难点:分析我国人口分布规律,总结其成因。 任务一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并说明中国人口增长趋势。(见教材13~1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图 问题1: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为 14.4 亿人,是世界人口大国。 问题2:读图,找出我国人口最多、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哪一个。你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大约有多少?我国人口数超过5 000万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 答案: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略。(根据自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结合中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图,对应写出答案) 人口数超过5 000 万的省级行政区有: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四川省、河北省、湖南省、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问题3:根据教材第13页表格数据,绘制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答案:绘图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全国人口迅速增长。近些年来,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归纳】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最少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全国人口迅速增长;近些年来,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任务二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解释其成因。理解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地理意义。(见教材15~17页)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分布疏密不均。 中国人口分布图 问题1: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大致以黑龙江省的A 黑河 至云南省的B 腾冲 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该线西北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问题2:结合所学内容,解释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答案: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好,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经济原因:东部地区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 【归纳】人口密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我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东部人口密度大于西部。 项目 人口稠密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 地区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干湿状况 沿江、沿海、沿湖地区 干旱荒漠地区 地形 平原、盆地 高原、山地 经济、交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 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地区 聚落、产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地区 偏远的乡村、以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地区 任务三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理解人口政策的调整背景,联系实际生活理解人口政策的影响,进一步掌握中国的人口政策。(见教材17~18页) 我国不同年龄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 问题1: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分别会导致哪些人口问题? 答案:人口增长过快会出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劳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