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3268

2.1 地球与地球仪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0次 大小:36984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球,地球仪,学案,答案,2025-2026,学年
    第2课时 地球仪 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 知道地球仪的基本用途,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并能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南极、北极、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等。 2.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说出划分南半球与北半球、东半球与西半球的依据。 3. 能在地球仪上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 1. 重点: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 2. 难点:在经纬网地图上能够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 知道地球仪的基本用途,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并能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南极、北极、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等。(见教材第23页、第27页) 活动一 对地球仪的基本认知 问题1:观察地球仪,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有哪些主要不同? 问题2:地球仪有什么作用?在教材第23页第一段圈一圈。 问题3:在下图中填出地球仪上点和线的名称,并用红色笔、虚线描绘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 活动二 设计与制作简易地球仪 材料准备:泡沫球、铁丝、胶带、笔、橡皮泥、线等。 图解步骤:      问题1:如图①所示,在泡沫球的中部用红笔画上一个圆圈代表赤道,在a、b两处各钻一个小孔,其中小孔a代表 ,小孔b代表 。 问题2: 把铁丝弯成如图②所示的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夹角呈 (填“23.5°”或“66.5°”)。把泡沫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铁丝代表的是 。 问题3: 如图③所示,在 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仪不会翻倒。 【归纳】地球仪上的地轴、线在地球上都不真实存在,是为了方便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而假想的。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说出划分南半球与北半球、东半球与西半球的依据。(见教材23~26页) 活动一 认识纬线与纬度 图1 图2 图3 问题1:纬线定义: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 。 问题2:纬线特点。 形状 纬线自成 长度 纬线长度不相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到两极缩为点 指示方向 纬线指示 方向 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问题3: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是 。 问题4:读图1,归纳纬度分布规律:赤道的纬度为 ,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数值分别向北、向南增大到 。 问题5:在图3中分别用不同阴影描绘出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的范围。 问题6: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小月所处的纬度是 ,小茂处于 (填“低”“中”或“高”)纬度地区。 (2)若小茂和小花所在位置的纬线的长度分别为L1、L2,那么L1、L2的大小比较为L1 L2(填“>”“<”或“=”)。 (3)图中四个人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 活动二 认识经线和经度 图1 图2  问题1: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表面,连接 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问题2:经线特点。 形状 每条经线的形状都为 弧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都 指示方向 经线指示 方向 相互关系 所有经线均交于南北极点,两条 的经线可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 问题3:读图1,归纳经度分布规律: 经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数值分别向东、向西增大到 。 问题4: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有何关系? 问题5:下图是东、西半球的划分示意图,把下列经度和所属的东、西半球连接起来。 15°W 17°E  34°W  150°E  170°E  175°W     东半球            西半球 问题6:经线(度)和纬线(度)有一些共同之处,也有很多区别,结合自己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地球仪上的纬线和经线都是无数条。( ) (2)地球仪上沿同一条纬线或经线走,最终都能回到原点。( ) (3)东经度位于东半球,西经度位于西半球。( ) 【归纳】 1.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不是0°经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