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 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 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能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3. 了解降水的形式,知道主要降水类型。 4. 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 5. 会根据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1. 重点: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学会等温线图的判读。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2. 难点: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见教材86~87页) 问题1:下图是我国南北各异的景色图。 ,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问题2: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 表示。 问题3:气温的观测。 (1)可以利用气象园中的百叶箱来测定气温,也可以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 米的阴影处来测量。 (2)观测时间: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 时、20时。 (3)读一天中4次气温观测记录图,计算日平均气温。 【归纳】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除了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外,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通常还需要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能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见教材87~90页) 活动一 等温线图的绘制 某气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赴当地气象局开展研学活动,搜集到当地某区域众多地点的7月平均气温数值,仿照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绘制成该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如下图。 问题:据图可以判断,该地区7月最高气温在 ℃以上,A处等温线呈闭合形态,表示这里是 (填“低温”或“高温”)中心。 活动二 世界气温的分布 明确了等温线分布图的“来龙去脉”后,同学们又从网上搜集了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尝试解读、分析。 问题1:年平均气温大于20 ℃的地区大致位于 (填重要纬线)之间,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最低的大洋是 ,据此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 问题2:观察北半球的20 ℃等温线,在海陆交界处有两个明显的弯曲,这说明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 。通过观察教材图5-10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和图5-11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还可看出,同一纬度地带,夏季 气温高,冬季 气温高。 问题3:从左向右描绘北半球的10 ℃等温线,会发现在亚洲陆地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拐弯,原本是10 ℃等温线穿过的地区,出现了0 ℃等温线。查找世界地形图,可知这里的地形区是 ,这说明 。 活动三 等温线图的判读 问题1:图中所示地区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依据是 。 问题2:比较甲、乙、丙、丁四点气温的大小: 。 问题3:图中所示地区处于 (填“夏季”或“冬季”),代表月份是 (填“1月”或“7月”)。 了解降水的形式,知道主要降水类型。(见教材第90页) 问题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下雨属于降水,下雪不属于降水。( ) (2)降水的形成需要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 (3)一个地区,每年的降水量相同。( ) 问题2:判断下图所示三种降水类型。 【归纳】主要降水类型 降水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含义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见教材91~92页) 世界各地的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