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3462

2.4《中国近代音乐(2)》教学课件(共22张PPT内嵌音视频)-2025-2026学年湘艺版(2019)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

日期:2025-11-23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622072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音乐,必修,高中,2019,艺版,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中西结合 贵在创新 ———中国近代音乐 [壹] [贰] [叁] [肆] 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启蒙阶段。由1898年康梁上书开办新式学堂,至1919年“五四”前。新音乐文化获得坚实基础,出现一批普通音乐的教育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至二十年代末。发展迅速,新型音乐教育机构建立,为专业音乐发展奠定基础,出现一批专业音乐家。 三十年代,国立音专的专业音乐创作和演出,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出现《怀旧》、《黄河大合唱》等具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四十年代,中国处于沦陷区、国统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三种政权并存局面,音乐发展呈现不同色彩。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创作里程碑式作品。 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四个阶段 1.在“继承与创新”的主题情境下,理解近代音乐史上的音乐家是如何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哼唱器乐曲《光明行》和《思乡曲》的主题旋律,并进行创编体验,深入理解和表现音乐的情感内涵。 3.聆听中国近代器乐曲,结合复三部曲式结构,对比分析作品的节奏和旋律,掌握这一时期音乐家“中西结合”创作的特点。 学习目标 《光明行》 因外国人都谓我国 音乐萎靡不振, 顾作此曲以证其误 活动一、欣赏二胡曲《光明行》 取本国精粹 纳外来潮流 《光明行》采用西洋器乐创作中常见的复三部曲式,具有进行曲风格。 第一主题 第二主题 第三乐段 第四乐段 引子 呈示部 展开部 尾声 曲式结构-复三部曲式 再现部 第一主题 第二主题 作品赏析———引子和音乐主题Ⅰ塑造了什么形象? 音乐主题Ⅰ 引子部分二胡的顿弓同音演奏,模仿出行进的节奏。 第一主题音调昂扬、节奏铿锵,表现出人们充满信心、昂首挺进的形象。 引子 呈示部 音乐主题Ⅱ 以附点节奏为典型节奏型,旋律优美流畅。 “光明”主题 作品赏析———音乐主题Ⅱ中的典型节奏型是什么?唱一唱 这样一个音型,不断地重复、模进、移调,音乐矫健有力,犹如人们踏着矫健的步伐,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追求光明的滚滚洪流中。 第三段 展开部 仍然沿用了附点节奏型,音乐灵巧、优美,充满自信和热情———黑暗必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第四段 作品赏析———感受体验 借鉴小提琴颤弓的演奏技法,音乐更加舒展,富于动力。结束时高亢的音调,军号的旋律,情绪达到高潮,这一曲辉煌的光明颂歌,在高昂的情绪中结束。 尾声 作品赏析———这段音乐和呈示部的“光明”主题有何不同? 《光明行》有力的驳斥了当时认为中国音乐萎靡不振的观点,深切的表达了人们奋力反抗黑暗社会的顽强精神。 刘天华(1895———1932 ) 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刘天华一生致力于改进国乐,他创办了“国乐改进社”,把二胡引入高等学府,借鉴西方钢琴、小提琴的训练方法,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演奏家,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云合奏《光明行》 《思乡曲》 我要把每个音符献给祖国 活动二、欣赏小提琴曲《思乡曲》 民族灵魂的吟唱 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民歌《城墙上跑马》。北方内地原先比较贫穷的地方,它的土城墙都是非常窄的,在上面跑马,没有退路,只有悲壮地一路向前。 1937年,作曲家马思聪从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中引发灵感,谱下了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运用小提琴特有的音色,把远离家乡的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拨动了无数为抗日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 中国作曲家、小提琴家与音乐教育家 慢 慢 低音 中音 高音 怀念、忧伤 活泼、明朗 期待、细腻 稍快 曲式结构 速度 音区 情绪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曲式结构-复三部曲式 作品赏析———聆听三个主题音乐,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复三部曲式 慢 慢 低音 中音 高音 怀念、忧伤 活泼、明朗 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