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道法 温故知新 1.平等的内涵(表现)?(P62-P63①②③) 2.平等的价值/作用?P62-63(1)(2) 3.如何践行平等?P63-64①-④ ①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②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 ③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 1.平等对待他人 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3.坚决反对特权 4.增强平等意识,落实到生活、学习、工作中。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②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 我国学生资助体系全球规模最大 看视频思考: 我国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目的是什么? 促进教育公平 本节课我们学习8.1坚守公平 8.1 坚守公平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学习目标 1.结合我国的学生资助体系,理解公平的丰富内涵,感悟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增强对国家推进公平正义的政治认同。 2.通过分析相关高考违规取消成绩等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维护公平的要求,增强依法守护公平的法治观念。 3.通过议学活动的探究,帮助学生明晰公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培养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世的品格。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P66-P70,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1.公平的内涵(什么是公平)?P66-67 ①② 2.公平的价值(作用)?P67 ①② 3.如何维护社会(坚守)公平?P68-69①②③ 哲理故事、国家政策中 分析公平的内涵 古时候,一位父亲临终前要把四锭等重的黄金分给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中,大儿子精明能干,为赚取这四锭黄金出力最多;二儿子能力一般,但很有孝心,父亲生病时端茶送药,最得父亲喜欢;三儿子身残体弱,父亲最担心他以后的生计。 1.假如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样分配这四锭黄金? 2.结合“分黄金”故事,说说你认为什么是公平? 探究一 认识公平 探究一 认识公平 第一种:大儿子多分一锭 多劳多得,对家庭经济贡献大 体弱多病,对弱势群体的照顾 第四种:三人均分 平等享有继承权,避免矛盾 第二种:二儿子多分一锭 第三种:小儿子多分一锭 权力与义务相统一,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分配方案 分配理由 按贡献分配 平均分配 讨论:你认为什么是公平? ①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建设高质量学生资助体系,坚持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国建立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为小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杂费,新设立中职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启动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同时,我国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及学生受助需求变化等实际,多次调整和完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资助政策和资金投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民族地区倾斜、向特殊困难群体倾斜,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思考1.分析我国为什么要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坚守公平,有利于保障每个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探究一 认识公平 2.这告诉我们什么是公平? ②在社会生活中,它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都要按照规则办事。 生活观察 【笔记】 1.公平的内涵(什么是公平)?P66.67 ①② ①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②在社会生活中,它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都要按照规则办事。 知识总结 公平 ≠ 平等:指法律上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内,一视同仁。如尊老爱幼(让座)、同工同酬、男女平等 公平:不考虑特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