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7 盼 大大小小的期盼为童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我们盼着假期快快到来,可以跟父母一起外出游玩;我们盼着新年快快到来,可以穿新衣、贴春联;我们盼着自己可以像白鸽一样拥有一双翅膀,在蓝天自由自在地翱翔…… 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在盼什么呢?她的愿望实现了吗?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铁凝,1957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当代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她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曾多次获得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永远有多远》等。 资料宝袋 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我”在“盼”什么,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重点) 3.学习课文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难点) 学习目标 袖(袖筒) xiù 篷(斗篷) péng 瓦(瓦蓝) wǎ 疯(疯狂) fēng 柜(衣柜) guì 缩(退缩) suō 字词乐园 喧(喧闹) xuān 甩(甩手) shuǎi 酱(酱油) jiàng 嚷(喧嚷) rǎng 唇(嘴唇) chún 蹦(蹦高) bèng 蒜(大蒜) suàn yī guì 衣 柜 讲 座 jiǎng zuò yù bào 预 报 xuān nào 喧 闹 dòu yǐn 逗 引 情 况 qíng kuàng 袖 子 yòu zi 瓦 蓝 wǎ lán 斗 篷 dǒu péng 遮 盖 zhē gài 酱 油 jiàng yóu 嘴 唇 zuǐ chún 字词乐园 初读课文,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妈妈送给“我”一件有两只袖筒的新雨衣,“我”每天都盼望着下雨天可以穿着新雨衣在街上行走,并最终在一个下雨的早晨如愿穿上新雨衣去上学的事。 本文的题眼是“盼”。 作文题目当中,能点出题目的重点,表达题目的意义,或决定文章内容的关键语词,叫作「题眼」。如果能够把握题眼,就把握了题目最重要的部份,写文章就不会离题。 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写“盼”的? (1)盼着变天,却一连晴了好多天。 (2)我”好不容易等到了下雨,千方百计找借口想穿上新雨衣出门,却未能如愿。 (3)吃过晚饭后,“我”盼着雨留到明天再下,不久,雨果真停了。 (4)晚上躺在床上,“我”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5)第二天早晨,在“我”决心不再想下雨的事时,却发现雨还在下,最终如愿穿上了雨衣。 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找出来,体会课文的描写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第3自然段) “还能长云彩吗?”表现出“我”对变天的信心动摇了,开始疑虑还会不会变天;“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写出了“我”对一连晴了好多天的抱怨和无可奈何。这段话突出表现了“我”对下雨的期盼。 心理描写 (2)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第4自然段) 通过“我”与行人的对比描写,衬托出“我”对雨的期盼,“我”要放慢脚步等雨。“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这一心理,更直白地表明了“我”对下雨的期盼。 对比 (3)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第4自然段) “伸手试了试周围”说明“我”对日夜盼望的雨天真的到来竟有些不敢相信,一定要再次确认才行。“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大步跑进”把“我”终于能穿上新雨衣的兴奋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动作描写 (4)“可是……还差半小时呀。”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第7自然段) “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这一心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