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能量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应用中不涉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用天然气烧水 B.用乙炔燃烧火焰切割金属 C.用空气炸锅烤蜜薯 D.用蜡烛照明 A. A B. B C. C D. D 2. 已知,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B. C. D. 3. 下列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正确的是 A. 由于,因而该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B. 对的分解率越高,越大 C. 若,石墨,则,石墨 D. 由于,石墨,金刚石,石墨和金刚石在中充分燃烧生成等量,金刚石放出的热量更多 4. 煤制水煤气的原理: 关于 该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O(g)和 的总能量比C(s)和的总能量高131.5 kJ B 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 该反应需在高温下进行,是由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决定的 D. 对吸热反应而言,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5. 对于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应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工业上用黄铁矿制备: B. 工业上用甲烷与水蒸气制水煤气: C. 燃烧生成液态水释放285.8 kJ热量: D. 用溶液和稀硫酸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6. 已知: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基元反应: ,若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表示为,关于a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大于15 B. a等于15 C. a小于15 D. 无法确定 7. 反应 在催化剂作用下分两步进行(C是中间物质),其反应历程如下: ⅰ. ⅱ.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8. 一定条件下,某共轭二烯烃X与溴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Y和Z,已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9.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过程中的主要反应如下: I-1 II、 III、 -1 几种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CO(g) 相对能量 0 -242 c -11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相对能量: B. a值不能确定 C. b=40 D. c=-75 10. 下列选项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是 选项 热化学方程式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11. 关于实验装置甲和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测定稀硫酸与Zn反应生成的反应速率 探究X与Y混合时的热效应 组别 甲 乙 A. 装置甲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秒表 B. 可用长颈漏斗代替装置甲中的分液漏斗 C. 装置乙能证明NaOH固体溶于水过程中释放能量 D. 若装置乙中X是碳酸氢钠,Y是稀盐酸,能观察到U形管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 12. 一定温度下,向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g)和2mol B(g),发生反应A(g)+3B(g)=C(s)+xD(g),测得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x=1 B. 2m in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 C. 反应至3m in时,反应速率: D. 反应至4m in时,消耗0.6m ol A 13. 用CO可以消除氮的氧化物,如反应分两步进行: ⅰ.(慢反应) ⅱ.(快反应) 为了显著提高CO消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适当升高温度 ②恒容条件下,增大CO的浓度 ③研发高效催化剂,降低反应ⅱ的活化能 ④研发高效催化剂,降低反应ⅰ的活化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4. 为比较和中离子键的强弱,设计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和通过酸性 溶液与草酸 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