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5916

3.2探究乐音的特性随堂练习 (含解析)2025-2026学年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1585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物理,教科,学年,2025-2026,解析
    3.2探究乐音的特性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在某音乐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女高音轻声伴唱。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2.如图所示,保持杯内水量不变,沾湿手指,用不同大小的力摩擦杯口,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3.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能够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是(  ) A.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C.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听闹钟的铃声变化情景 D.小刚轻声说话,小丽通过“土电话”听小刚的声音 4.把每秒钟振动256次的音叉发出28dB的声音输入示波器,示波器的波形如图所示,不改变示波器的参数,接着把每2s振动512次的一个音叉发出的55dB的声音输入同一示设置的波器中,则请你推断,此时声音波形应为( ) A. B. C. D. 5.音乐课上两位同学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仅凭声音就能够分辨出不同的乐器,主要是因为它们声音的(  ) A.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调不同 D.声速不同 6.如图,是“祖脉秦岭,诗意长安”主题文化活动的场景。活动中颂诗、乐器演奏、歌曲演唱等多种文艺创演,彰显了陕西文化特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的 B.朗诵者的声带振动时,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演唱者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 D.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相同 7.月琴是凉山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如图)。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弹奏,琴声清脆悦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琴演奏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B.现场听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演奏时右手拨弦的力越大,琴声传播得越快 D.演奏时改变左手按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8.“声纹锁”能识别主人说出的“口令”并自动解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9.当你坐在教室里专心学习时,忽然从身后传来一阵说话声。不用回头去看,你一样知道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是哪个同学发出的。这里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 A.双耳效应、音色 B.响度、音调 C.音调、音色 D.心理感应 10.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哼唱识别功能的音乐软件,当我们对着手机哼唱时,它就能识别出曲目。它识别歌曲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能量 二、多选题 11.某学校八年级三班在教室举办了一场庆元旦文艺晚会.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某同学弹奏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按压弦的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调 B.表演中的女高音和男低音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C.某同学发现音箱上的小纸屑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在教室中唱歌的声音比在教室外唱歌的声音洪亮,是由于教室中回声增强了原声 12.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对声音的波形图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 A.甲和乙波的形状不同,音色相同 B.甲比丙的波形密,甲的响度大 C.甲比丁的振幅大,甲的音调高 D.乙和丙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 E.乙和丁的疏密程度相同,音调相同 F.丙和丁响度相同,音调相同 13.音乐会上,女中音放声独唱,男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女中音比男高音音调低 B.女中音比男高音响度小 C.女中音比男高音响度大 D.女中音比男高音音调高 14.2025年春晚的戏曲节目《声动梨园》中,多个剧种精彩纷呈,使观众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下列有关该节目中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