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科学六年级(上)期中阶段性素养评价 一、选择。(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早期科学家只能用放大镜观察微小的生物,后来采用叠加透镜的方式制造了简易显微镜。以下是调整简易显微镜的操作,请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②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 ②③④①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③① 2. 如图是使用不同透镜阅读文字的效果,从中我们可以推测( )。 A. 透镜①厚度更大 B. 透镜①凸度更大 C. 透镜①直径更大 3. 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罗伯特·胡克最早利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B. 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C. 在酿酒、做面包、处理污水等方面都有微生物参与 4. 苍蝇头部的触角上分布着嗅觉感受器,其内部包含着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帮助它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以下最有可能仿生自苍蝇触角的是( )。 A. 蝇眼雷达 B. 蝇眼照相机 C. 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 5. 实验室有5×、10×的目镜,10×、20×的物镜,为了在视野中看到数量最多的洋葱表皮细胞,你的选择组合是( )。 A. 5×和10× B. 10×和20× C. 5×和20× 6. 小科从不同水源取水观察微生物,下列各种水中微生物最多的是( )。 A. 矿泉水 B. 自来水 C. 池塘水 7. 为了更好地观察流感病毒,科学家会选择使用的工具是( )。 A. 放大镜 B. 光学显微镜 C. 电子显微镜 8. 下列微生物中,( )是草履虫。 A. B. C. 9. 组装简易显微镜时,上下调整两块凸透镜间的距离从而找到图像放到最大且清晰的物体,这过程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步骤中的( )。 A. 调焦 B. 对光 C. 上片 10. 利用下列材料可以自制一个放大镜的是( )。 A. 纸杯、清水 B. 平面玻璃、滴管、清水 C. 烧杯、保鲜膜 11. 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小科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用滴管在靠近水面处吸取少量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 B. 盖玻片自上而下垂直盖在载玻片上 C.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边缘吸去多余的水分 12. 科学家们已经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为了模拟这个方向,下图“谁先迎来黎明”模拟实验中应该采用的运动方式是( )。 A. 所有同学绕圆圈中心按“方向B”转动 B. 松开手后每个同学原地逆时针转动 C. 所有同学绕圆圈中心按“方向A”转动 13. 如果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可能引发的现象是( )。 A. 各地不再有昼夜交替 B. 太阳从西边升起 C. 四季更替的次序变为冬夏秋春 14. 小科在玩旋转木马时,发现周围的景物自西向东旋转,则旋转木马的转动方向是( )。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南向北 15. 小科用下图的方法来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圆盘用来模拟( )。 A. 太阳 B. 地球 C. 地球公转的轨道 16. 关于温州地区昼夜长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年四季白天和黑夜都是各12小时 B. 一年中,夏至白昼最短,冬至白昼最长 C. 一年四季中每天的昼夜时长都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17. 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球静止人造卫星,其运行轨道位于赤道上空,与地球自转保持同步。地球同步卫星绕着地球转的周期是( )。 A. 约24小时 B. 约一个月 C. 约一年 18. 小科查阅了2024年12月1日三座城市日出时刻表,通过分析,地理位置在最东边的城市是( )。 温州 兰州 乌鲁木齐 6时18分 7时35分 8时32分 A. 温州 B. 兰州 C. 乌鲁木齐 19. 小科在探究地球运动的过程中,了解到地心说和日心说是人类认识宇宙过程中的重要学说,关于这两种学说描述合理的是( )。 A. 地心说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 B. 日心说和地心说是同时提出的 C. 日心说认为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20. “白天蝴蝶花间舞,夜晚蛾子灯下飞”。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因素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