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八章———电能 电功 第四节 焦耳定律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2024新版) 新知探究 图18.4-1通电的电炉丝 电炉工作时,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图18.4-1),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生活中,许多用电器通电后,都伴有热现象产生。如:电暖器、电饭锅、电暖宝宝等。 小明的爸爸出门前嘱咐他好好写作业,不要看电视。爸爸回来时看到他在认真写作业,电视机也没打开,很高兴,可是用手一摸电视机的后盖就发现,小明刚看过电视。你知道他爸爸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吗?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的现象。 电流的热效应: ?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观察与思考 一.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的热效应与那些因素有关? 讲授新课 思考 猜想与假设 现象一:电炉丝通电能产生热。 猜想一:电炉丝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有关 现象二:电炉丝通电的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 猜想二:电炉丝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有关。 事实:电炉丝的材料是镍铬合金丝,导线材料是铜。 猜想三:导体通电时产生的热量多少与导体的电阻大小有关。 二、研究电热与电阻关系 R1 = 5 Ω R2 = 10 Ω A 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讲授新课 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如图18.4-2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 U 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两个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右边容器中电阻丝的电阻比较大。 两个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同。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个 U 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演示 三、研究电热与电流关系 I = 2I1 I A R = 5 Ω R = 5Ω R =5Ω I1 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讲授新课 如图18.4-3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电阻丝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另一段电阻丝与容器内的电阻丝并联,因此通过两个容器中电阻丝的电流不同。闭合开关,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两个 U 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电流 I 的单位:A 电阻 R 的单位:Ω 时间 t 的单位:s 热量 Q 的单位是:J 焦耳(1818-1889) 讲授新课 2.公式: Q = I2Rt 3.单位:焦耳(J) 1.内容: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四、焦耳定律 结论1:电流和时间相同时,电阻大,热量多。 结论2:电阻和时间相同时,电流大,热量多。 结论3:电流和电阻相同时,时间长,热量多。 实验结论 四个电阻器的电阻分别为 R 1、R2、R3、R4。如图18.4-5甲所示,电阻为 R 、R2的电阻器串联后接在电压为 U 的电路中;如图18.4-5乙所示,电阻为R3、R4的电阻器并联后也接在电压为 U 的电路中。已知R1=R3,R2=R4,R1>R2 (1)电阻为R1和R2的两个电阻器,在相同时间内哪个放出的热量多? (2)电阻为R3和R4的两个电阻器,在相同时间内哪个放出的热量多? 解:(1)在串联电路中,通过电阻为 R1和R2的两个电阻器的电流相等。根据焦耳定律 Q = I2Rt当I、t相同时,Q与R成正比,由于R1>R2,因此相同时间内电阻为R1的电阻器放出的热量比电阻为R2的电阻器多。 (2)在并联电路中,电阻为R3和R4的电阻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焦耳定律 Q =I2Rt和欧姆定律I=U/R,可得Q=U2t/R.由公式可知,电压相同时,相同时间内导体放出的热量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且R3>R4 ,因此相同时间内电阻为R4的电阻器放出的热量比电阻为R3的电阻器多。 1.通过某电阻丝的电流为2A时,测得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