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1 反射弧与兴奋的传导 一、选择题 1. 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B. 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 D. Na+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改变,产生局部电流,是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 2. (2024·佛山期中)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的收缩 B. 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C.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D. 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 下图是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图甲中,反射弧中包含三种相同功能的神经元 B. 兴奋在③处和⑥处信号变化和速度均不同 C. 图乙表示感受器受刺激后某一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兴奋从b向a、c双向传导 D. 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即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4. (2024·广东江门期中)如图为膝跳反射模式图,①~⑥表示细胞或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射弧中,结构②是传入神经、结构④⑤是传出神经 B. 发生膝跳反射时,①处肌肉收缩的同时⑥处肌肉舒张 C. 抑制性神经元释放递质,会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D. 神经递质进入下一神经元内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5. (2024·惠州期中)人神经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环状通路,信息在环路中循环传递会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处表示突触结构,图中共有3个突触 B. 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可能是①→②→③→② C. M处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时,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的 D. 若刺激Y处,则M、N、X处均会发生电位变化 6. 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缩手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B. 当有刺激作用时,发生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缩手中枢位于乙方框处,痛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 C. 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7. 反射时是指从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为止所需的时间。兴奋经中枢传播时往往较慢,这是由于化学性突触传递需经历递质释放、递质在突触间隙内扩散并与后膜受体结合、后膜离子通道开放等多个环节,需时较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等强度的有效刺激分别作用于同一人的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感受器,膝跳反射的反射时间要短一些 B. 当手碰到火时,人感受到疼痛后会随即做出快速的缩手反射,以免被进一步烫伤 C. 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由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的 D. 某神经元被抑制后,就会释放神经递质,进而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 二、非选择题 8. (2024·广州六十五中节选)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 图1中效应器是__ __(填字母)。 (2) 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 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__ __。 (3) 图4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5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4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5中的__ __区段的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则图4的指针将__ __(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