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2364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导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1次 大小:4546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学科,学年,2025-2026,教师,溶液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简单计算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素养目标 1.掌握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质量关系;掌握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和有关计算。 2.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评价任务 1.完成学习任务一、练习1(检测目标1) 2.完成学习任务二、练习2(检测目标2) 课前学习任务 1.在溶液中,浓度是指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常用 表示浓度。 2.写出下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 。 3.配制125g2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 g和水 g。 4.溶液加水稀释时,只是溶液的 发生变化,而稀释前后溶液中的 保持不变。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溶质质量分数 1.概念:__ __与___ _之比,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以_ 表示,通常用下式表示: 溶质质量分数= ×100% = 2.意义:表示一定量 中含有 的质量 强调:1、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 ; 2、公式换算:溶质质量m质 = ; 溶液质量m液 = + = ; 溶剂质量m剂 = 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 特别注意: (1)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____ _____与___ _____的单位必须统一,最后计算的结果换算成_____ _____形式。 (2)溶质质量是指_ __在溶液中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或结晶析出的固体质量。 (3)溶液具有均一性,故溶液中各部分__ _____都相等;溶液具有稳定性,一瓶溶液长期放置,只要外界条件不变,其_ _____不变。 【练习1】 序号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5 g 45 g 2 5g 100 g 3 200 g 0、9% 4 10 g 2% 5 1000 g 5% 学习任务二:溶液稀释的计算 【例】(原则:溶液加水稀释前后,只是溶液的 发生变化,而稀释前后 保持不变) 题目 配制铅蓄电池用的28%硫酸溶液460g,问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多少克? 分析 溶液稀释前后, 保持不变。 解题步骤 解答过程 (1)设求 (2)列式 (3)求解 (4)作答 【小结】(1)加水稀释:A×a%=(A+m水)×b%,(A表示浓溶液质量,a%表示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表示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x表示加入水的质量)。 【拓展延伸】 1.溶液增浓(无溶质析出)的计算 (1)溶液增浓的方法:加溶质、蒸发溶剂、加入同种溶质的浓溶液。 (2)计算方法 ①加溶质:Axa%+B=(A+B)xc%,A表示原溶液的质量,a%表示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表示加入的溶质质量;c%表示加入溶质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蒸发溶剂:A×a%=(A-B)xc%,A表示原溶液的质量,a%表示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表示蒸发的溶剂质量;c%表示蒸发溶剂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同一种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1)计算依据: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溶质质量之和。 (2)关系式:A×a%+B×b%=(A+B)×c%,A、B分别表示混合前两种溶液的质量,2%、5%分别表示混合前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表示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1)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参加反应的一般是溶液中的溶质。所以利用化学方程式列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时,要以溶质的质量列比例,而不能用溶液的质量列比例。 将足量的石灰石与100g15%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求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气体 在计算时不能将100g稀盐酸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应先计算出稀盐酸中溶质(HC1)的质量:100g×15%=15g,将15g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求反应中消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溶质的质量,然后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3)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