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3001

【议题式】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教学设计)—人教统编版2025—2026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1-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2915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文化,统编,哲学与文化,必修,政治,高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三框“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包括两目。第一目“建设文化强国”,主要讲述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第二目,“坚定文化自信”,阐述文化自信对国家、民族,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阐明我们有文化自信的底气,帮助学生懂得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这两目内容采用层次递进的讲述方式,以文化自信为落脚点,阐述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和我们有文化自信的原因,最后以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为本课乃至本册书的落脚点。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近年来党中央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方针政策,全面理解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 2.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理解坚定文化自信。 3.明确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精神:把文化自信建立在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基础上。 公共参与: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积极投身文化强国建设。 【教学重点】 理解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今生簪花,来世漂亮。朵簪花,一缘分簪花,又称戴花、簪戴、插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头饰,通常由筷子状的象牙簪固定在螺旋状的发髻上,再由鲜花或其它材料制成的花朵缠绕起来。这一习俗在中国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2008年,泉州蠔埔女的“簪花围”被列入梃間偻丝奾源顱桥輝蓍虾槠喘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生花,来世漂亮。一朵簪花,一缘分。”这句话传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景即通过佩簪花,不仅可美化今生还能为来世积累福报。它蕴含着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暂花热”已经席卷海内外,今天我们一起去揭开“簪花热”的面纱。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九课第三框———《文化强 国与文化自信》,一起探讨什么是文化自信,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总议题:如何理解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中式美学中的文化自强 中国非遗中的文化 议题一: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中寻文化自信之流。 议题二:从中国非遗中寻找中国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 第一幕:建设文化强国 议题一:中式美学中的文化自强 中国非遗中的文化 议学情境一:分析材料《泉州“簪花”选“中式美学”代表》 今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民日报、央视纷纷发文点赞簪花之美。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23中国世界遗产地新媒体传播动向》显示,去年抖音上关于“蜉埔村”“埔女的相关话题播放量超3.3亿。事实上,簪花的火爆并非偶然,它是“中式美学”与现代审美相碰撞的必然结果。在“中式美学”兴起和人们对传统文化重新认识的背景下,簪花得以重新焕发光彩,成为时尚的新宠儿。 议学问题:结合下面议学情境,分析分析面对多元的文化,泉州为什么坚持发展簪花文化:这对建设文化强国有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簪花文化在泉州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蜉埔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