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4168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 出塞 课件 (34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687076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
  • cover
(课件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七单元 家国情怀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写书信。 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古诗三首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 出 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 王昌龄 出 塞 王昌龄 了解作者 (698—约757) 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活动一: 朗读古诗,初读感知 理解诗题 出塞 sài 边塞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岑参 边塞诗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除了王昌龄之外,还有高适、岑参、王之涣等。 理解诗题 出塞 塞外 出塞 要塞 出塞:离开本土,出征到边塞,到边塞戍守边关。 听范读,注意诗的节奏。 朗读古诗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 / / / / / / / sài qín jiàng zhēng jiào 出 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朗读古诗 将 多音字 jiàng jiāng 将领 将士 将军 将来 书写指导:一撇贯穿三横,捺在横下起笔,撇和捺要舒展,下边“禾” 稍小。 秦 qín 结构:上下 组词:秦代 秦始皇 造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音序:Q 部首:禾 书写生字 书写指导:左边要窄长,右边“正” 左竖要短,右竖连接两横,下横稍长。 征 zhēng 结构:左右 组词:征途 南征北战 造句:爷爷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 音序:Z 部首:彳 书写生字 活动二: 关注人物事件 读懂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理解诗意 01 秦:秦朝。 03 关:边关,在边境险要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 02 汉:汉朝。 是秦朝的明月照着汉朝的边关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理解诗意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与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还常常入侵中原。明月如故,雄关依旧。还有什么不变? 战争没有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理解诗意 诗意: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长征的人一去不回还。 04 还:回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理解诗意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明月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 边塞远 时间长 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回家呢? 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理解诗意 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有家不能回,都是因为这战争啊!读到这里,你的心情如何? 悲哀 痛恨 愤怒 有很多边塞诗就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理解诗意 01 但使:只要。 02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主要人物 龙城又称“龙庭”,古代地名,是匈奴要地。在古诗中“龙城”通常用来代指匈奴的居住地,例如唐朝杨炯的诗中有“铁骑绕龙城”的诗句。西汉时期,汉武帝曾派卫青出击匈奴,并在龙城大获全胜。 资料链接 龙城 西汉著名军事将领。他射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